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张曙光:活着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

发稿时间:2017-11-10 21:04: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张曙光生前笔记本扉页上的座右铭。 本报记者 李华林摄

  人物小传

  张曙光,原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川岩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的时间,他带领川岩村人修建环村公路,改造农村危房,发展农业产业,奋斗在脱贫攻坚路上。曾经贫穷闭塞的小山村在他的努力下一步步脱贫致富。

  担任村干部20多年,张曙光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21次,所在党支部受表彰7次。2016年9月4日,张曙光在帮助贫困户修建房屋时,不慎从楼梯上摔落在地,倒在了扶贫路上,年仅48岁。

  党的十九大开幕会那天,78岁的张羽松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听见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张羽松眼眶湿润,“要是儿子曙光还在,心里肯定受到鼓舞”。

  张曙光是原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川岩村党支部书记,奋斗在脱贫攻坚路上20多年。2016年9月4日,在帮助贫困户建房时,年仅48岁的他不慎从楼梯上摔落在地,再也没有醒来,只留下写在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活着不一定要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

  “厚脸皮”的村支书

  川岩村村民杨军最后悔的事,是曾经动手打过村党支部书记张曙光。

  两年前,川岩村要修环村路,按照规划,道路途经一栋住房和45座坟墓,张曙光主张村民迁坟,杨军家的祖坟正在其中。农村人讲究风水,不少人反对,杨军第一个表态:“要我迁坟,说什么也不干。”很少发火的张曙光也拍桌而起:“为了全村人的利益,必须迁!”争执中,年轻气盛的杨军动手打了张曙光。

  次日,张曙光带头迁了自家的两座祖坟,杨军自觉理亏,主动动员村民把剩余的坟迁走让路。如今,站在川岩村村委会所在地,只见已经修好的环村公路环绕在半山腰,把整个村子围在中央。

  川岩村是贫困村,坐落在山坳里,石漠化十分严重,村民祖祖辈辈靠种点玉米、红薯为生,到2014年时,这里的贫困发生率达33.6%。村主任王正红说,川岩村之苦,在于路。离城就7公里,其实很近,但山路不通,去哪都格外遥远。

  1997年,张曙光刚担任村会计不久,就和老支书田儒祖商量将村里的路打通。那年冬天,28岁的张曙光骑着摩托车去县城相关部门要爆破物资,组织村民用锄头挖、用钢钎凿,最终用两年多时间挖通近5公里的通组路。

  到了2015年,贵州省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当地政府投资442.8万元给川岩村修建环村路。工程除了要迁坟,还得拆除村民田儒芬家的危房,张曙光为田儒芬争取建房资金,一手操持拆旧房、挖地基、建新房,直到2016年9月4日,建房过程中不慎发生意外。

  “曙光有个绰号,叫‘厚脸皮’。”王正红说,事关村里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只要有一丝希望,张曙光就会努力去争取,一次不成功,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问题解决。靠着这张“厚脸皮”,他改建了村里的小学,为全村人解决了饮水、用电等问题。

  “一次次失败后总会成功”

  张曙光写得一手好字,没事喜欢记工作笔记,写满了整整10多本。“有文化、有思路,每次开会都有提纲,做事雷厉风行,只要说出来的,就能做到。”王正红说,对于扶贫,张曙光很有想法,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路必须硬化,水必须通”“贫困村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在张曙光眼里,脱贫绝对不是喊喊口号。

  早在刚当上村会计时,张曙光就开始谋划村里的产业发展。川岩村地处穷乡僻壤,靠种点粮食只能解决温饱,得发展经济作物才行。他带领乡亲种植了5万株苹果树,但因土壤、气候等原因,果子长不大、口感酸涩,卖不掉。

  “一次次失败后总会成功。”发黄的日记本上记录着张曙光当时的心情,当年的苹果树很多至今还长在山间,被张曙光用作反面教材,时刻提醒自己。此后,他一边多次邀请县农业局技术员进村调研,实地勘查村里的土壤、气候、水源等,寻找合适的果树,一边带领乡亲们搞坡改梯保持水土,治山养山。

  2003年,经农林技术人员指点,他在村里推广种植柑橘、蜜柚,前有失败之鉴,大多数村民并不积极,持观望态度,张曙光只好与4名党员率先种。几年后,柚子、柑橘丰收,每亩收入几千元,家家户户都跟着张曙光种上了柑橘、蜜柚。目前,川岩全村经果林面积有800亩,年产水果30万公斤,产值140万元。到2016年,全村年人均收入达6815元。

  有事就找张曙光

  时近一年后,张羽松终于慢慢接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实,说起儿子张曙光,他眉头紧蹙,半晌不语,心疼写在脸上:“他负担重,公事家事都要操劳,洗衣做饭全都做。”

  2002年,张曙光的妻子田发群在一场车祸中受重伤,大脑落下后遗症,进而发展为脑瘤,丧失了自理能力。为了照顾好妻子,张曙光几乎承担了所有家务。“每次开会结束后,他就匆匆忙忙赶回家,去给妻子洗衣做饭。”峨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涛感慨:“去年,峨岭街道办事处要给张曙光1000元缓解一下生活上的困难,他坚决不收,说还有比他家更需要的。”

  张曙光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也是一个村的依靠。对川岩村村民来说,张曙光的摩托车声就是他们最大的安全感,他们习惯“有事就找张曙光”。

  一次天降暴雨,村民田仙梅的3个孙子在朗溪镇上读书,镇里易受洪涝灾害,坐立不安的她拨通了张曙光的电话求助,张曙光二话不说骑上摩托车冒雨奔向朗溪,将3个孩子安全护送回家,自己却淋得像落汤鸡。

  76岁村民任明俊的小孙子有天半夜高烧不退,焦急中找到张曙光,张曙光骑着摩托车连夜将祖孙送到县城医院诊治。“川岩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张曙光就是他们的依靠。”陈涛说。

  担任村干部20多年,张曙光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21次,所在党支部受表彰7次,但这些荣誉都不足以和村民对他的挂念相比。2016年9月5日,张曙光追悼会那天,临近两个乡镇有七八百人前来和他告别,车队排了500米远。76岁的村民田茂珍泪眼婆娑,“那个身材高大、身板结实,说一不二的曙光,是再也见不着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