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铁人”接班人,个个爱学习

发稿时间:2017-08-27 11:12:2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如今的油田工匠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有条件要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学

  “铁人”接班人个个爱学习

  编者按

  升学考试结束了,教材丢掉了,毕业找到工作了,从此再也不用参加考试了,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当初学习不好才去念职校,以为自己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这也是一些青年工人的想法。恰恰是这样的想法,束缚了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

  走向工作岗位,其实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

  曾经成绩不好,不代表今天自己学不会东西,更不代表不能在技能领域内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学习没有止境,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居何种岗位,年龄几何,都要有一颗终身学习的心。

  希望下面的工匠故事,能对年轻的读者们有所启示。

  本报记者 张世光

  大庆油田是“铁人精神”的诞生地,在这里,很多年轻工人在入职之初,都听过当年“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也憧憬过自己有一天能像“铁人”一样。

  那么,如何成为新时期的“铁人”,新时代的“大工匠”呢。《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首届大庆油田工匠获评者,每个工匠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有特有的“绝活”,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学习。

  我们曾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小时候淘气,不愿意上学,等工作了才发现自己知识有短板。”王召军是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焊工,2011年德国嘉克杯国际青工焊接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技校毕业后,作为学徒工,他看着旁边采油厂正式工穿着工服、坐着班车上下班,羡慕不已。但是,要想成为这其中一员,他得通过招工考试,招8个人,他排第9。

  于是,第二次招工考试之前,王召军睡觉时屋里都不敢关灯,脸上放着书。终于,他成了大庆油田的正式员工,学习、备考的各种经历,冷暖自知。但自此,他也知道了学习的魅力。

  和王召军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评选的12名大庆油田工匠都不能说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能入读全日制大学,第一学历基本都是技校,有的人上技校前念过高中,还有的则是初中毕业后就上了技校。

  采油四厂的段福海是一位有着185项技术革新、37项专利的采油测试管理工程师,然而,在他办公室书架上却摆着一本《高中物理公式解析》。“有些公式时间长了怕记不准,谁让咱底子薄呢。”段福海总会强调自己“底子薄”。

  上班后继续学习,是他们共同的选择。但是,他们的工作环境不是办公室,住宿环境不是学生宿舍,继续学习就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1984年,齐志民从部队转业到钻探工程公司上班。钻井工工作在野外,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是常态。当时的工作环境如此,生活环境也如此。野外作业居住的板房是上下二层铺,冬天用电暖气取暖。“下铺正好,上铺得热死;上铺正好,下铺得冻死”。

  所有人都盼望回家轮休,能够好好睡到自然醒,但是每次轮休前,齐志民都要到单位的图书馆带两本书。“最初,我就是想知道钻头为什么能把岩石钻透。”很多人只是学如何操作钻头,完成工作,但齐志民更想“知其所以然”,这是他后来成为工匠的关键。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学

  “铁人”王进喜有一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如今的油田工匠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有条件要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学。”

  供电二公司检修专工王汀曾参加过天津大学的函授学习,尽管上技校前是高中毕业生,但拧了半年螺丝,搬了半年箱子之后,发现知识不足,技能发展就会受限。于是,他把单位唯一的一本操作说明书带回家里抄——一个字一个字地抄,每天如此,把知识一笔一笔抄进脑子。

  年龄大,学不懂,那就多学几遍。采油七厂采油工张勇,42岁才从汽车修理工转战到采油“战场”,“年龄不小、学历不高”,如今有了96项革新、8项专利,还是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先进人物。

  没有学习工具,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采油五厂车工谢仕洪,在月薪1000多元时就花1.3万多元买电脑,学习CAD制图,47岁后开始又学习三维制图。现在,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把图纸交给谢师傅审看之前,心里都忐忐忑忑的,怕班门弄斧。

  学习,不只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理论知识武装大脑后,工匠们要用这些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善于从周围人的牢骚中找到创新的点。”段福海说,工友们吐槽的点,往往就是工作强度需要减轻、效率需要提高的地方。

  “寒冬腊月,戴手套拿不住纤芯,不戴手套,冻得抓不住纤芯。”这是昔日光缆接续工作的真实写照,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的钟传潮,就亲历过这样的辛苦。他最初的革新想法就是,“大冬天的,大家干活不要那么遭罪了。”

  因为,每根纤芯的直径最大也不过60多微米,连1毫米都不到。一条48芯的光缆打开后,能看到的就是密密匝匝的“细纤芯”。但当光缆被挖断需要重新连接时,48根纤芯就要穿热熔管孔48次,热熔48次,时间长效率低。而油田通信,用的是144芯的光纤,如果按传统接续方法,困难可想而知。结合自己学习过的“光纤通信”技术,“不把权威当死理儿”的钟传潮,硬是研发出了与现行操作标准不同的光缆接续方法,并为国内大型通讯公司所采用。

  解决生产难题不当官

  采油三厂作业大队作业五队作业工潘晓春,深知野外作业的辛苦,学以致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不辛苦”。

  “生产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潘晓春说,过去,作业大队工人最打怵的就是“起电缆”,井下电机烧坏后,必须把从地面通往地下1000米多长的电缆都起出来。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沾油挂蜡的电缆要4个人5个多小时才能弄完。

  “如果这个电缆想接着用,就必须盘整齐了,这样得把人累死;要是拖出来就完事儿,不用盘起来,那也就没法再用了。”他发明了一个“电动起电缆设备”。现在,只需要一个人脚踩电钮,一个人操作,两个小时内就可以把起出来的电缆盘得跟新的一样。

  解决了工人们工作中的难题,这恰恰就是他们获评油田工匠的原因,因为这次油田工匠是职工群众投票选出来的,他们当然要选出最能帮自己解决困难的人。在评比方式上,大庆油田采取微信投票、基层投票、机关投票和专家投票相结合的四级联动模式,微信投票期间,点击量200多万人次,投票近百万人次。

  工匠从工人中选出来,还要扎根在工人之中。当选的首批12名大庆油田工匠,无一人是通过“工而优则仕”的方式成长起来,相反,有的人因为当工人而放弃了当官的机会。“不是说你当了工人就意味着这辈子平庸了。”37岁成为中石油集团公司采油技能专家的大庆油田采油四厂采油工杨海波说。

  采油一厂的李国龙,1980年参加工作,历经学徒工、采油工、仪表工等岗位,最终走上了副队长、队长、技术员的管理岗,但是在2000年的结构改革中,他却主动要求退下来当工人。潘晓春也是如此,他居然放着“人均消耗材料可达200多万元”的电泵队队长职务不干,一定要当工人,最终,他带领团队获得了12项专利,“潘晓春劳模工作室”成了首批“黑龙江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我觉得我就适合干这个,那我就干这个。”第三采油厂变电检修班班长刘可夫一语道破真谛,多年来他所带出来的徒弟很多都走上了管理岗位,作为师傅的他却依然在工人岗扎根不动。刘可夫的父亲也是一名电工技师,小时候父亲的工作盒就是他最好的玩具,“我就在那儿蹲着用螺丝刀不厌其烦地组装拼接。”刘可夫说,他就是喜欢和电器元件打交道。

  学习,学习,继续学习,这是“铁人”接班人的共同选择。就在当选了首届油田工匠之后,段福海、王召军、杨海波三位油田工匠还拜许振超为师,学习革新思路与创新思维。

责任编辑: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