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于士涛:坚守绿色的80后

发稿时间:2017-08-11 07:52:31 来源: 河北日报

塞罕坝机械林场80后代表、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 记者 田 明 赵海江摄

  塞罕坝机械林场共有6个分场,其中的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1980年出生,在6个分场场长中,是最年轻的。

  今年5月,于士涛获得了“河北青年五四奖章”。从省会石家庄领奖回来,于士涛默默地把奖章塞到书柜最不起眼的地方,将心态“归零”。

  “干林业的都默默无闻,也高调不起来。因为你做的事情,差不多40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于士涛说。

  深夜里的孤单寂寞,也曾让他偷偷掉过眼泪

  皮肤黝黑,脸庞上两团鲜明的坝上“高原红”——眼前的于士涛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而他自己调侃说:“10年前我也是一个脸色白净的‘帅哥’。”

  于士涛是定州人,从小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他,在来塞罕坝之前就没有见过大山。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上学的时候,塞罕坝作为全省林业系统的典型,让于士涛心生向往。2005年毕业时,正赶上塞罕坝招人,于士涛二话没说就报了名。他觉得,“既然学林,就要到一线去,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践中。”

  刚到塞罕坝的时候,是2005年9月底。那时,坝上林场的树叶五彩斑斓,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美不胜收的景色让他惊叹不已。刚开始的几天,于士涛觉得哪儿都新鲜,跟着营林区主任跑前跑后,劲头十足。

  可是没多久,激情消退,随之而来的各种困难考验,几乎让他无法承受。

  进入11月,塞罕坝的天气就像发了疯的怪兽,西北风裹着雪花刮个不停,大家缩在屋里还觉得很冷。“厕所在室外,每次出去方便都要下好几次决心。”于士涛笑着说。

  这样恶劣的天气里,于士涛每天要到山上和老师傅们一起间伐树木、修枝打杈。

  单调乏味的体力劳动还能忍受,最折磨人的还是精神和心理上的不适。白天辛苦工作一天,到晚上,其他人都下山回家了,于士涛一个人守在林区值班。“寒冷漫长的冬夜,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我只能孤零零地躺在床上,数着窗外的星星。”深夜里的孤单寂寞,让这位80后男子汉偷偷掉过眼泪。

  适应过程是艰难的,艰苦的生活还在继续。

  山上没有自来水,只能砸冰挑水,从小到大从没挑过水的于士涛,走在铺着一层厚厚积雪的路上,经常连人带桶摔个大跟头。别人挑了两桶,他还挑不来一桶。于士涛说:“每天都很煎熬,恨不得马上逃离这个地方,甚至好几次都收拾好了行李。”

  父母的劝说,让他选择了坚持。电话那头,父母苦口婆心地说:“你刚参加工作就打退堂鼓,这样没长性可不行,绝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在老家务农的父母,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这几句朴实的话,已足以让于士涛不安分的心暂时沉静下来。

  前有榜样,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2006年春节后,于士涛调入千层板林场生产股工作,林场老职工顾殿江成了他的师傅。

  顾师傅50多岁,不怎么爱说话,但业务熟练。千层板林场占地184平方公里,无论哪片林地的位置、面积和生长情况,顾师傅都心知肚明,这“绝活”让于士涛暗暗称奇。“从顾师傅身上,我开始真正了解塞罕坝,真正读懂塞罕坝人。”

  工作之余,顾师傅就给于士涛讲老一代造林人坚守深山、爬冰卧雪的事儿,于士涛经常听得鼻子发酸。

  闲暇时间,于士涛常常自己一个人到塞罕坝展览馆里呆上半天。王尚海、张启恩等老一辈创业者的事迹让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想前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执著追求、无怨无悔,再看看自己,堂堂七尺男儿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退缩,真丢人。这点苦和前人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从那时起,于士涛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

  有了目标,自然就有了奔头。从防火防虫到资源管护,从育苗整地到植树造林,从割灌抚育到经营利用,他每天早出晚归,走遍了林场的每个角落。细心的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每片林子的位置和林分特征。

  特别是到了造林季节,每天天刚蒙蒙亮,于士涛就出去了,晚上披星戴月、饥肠辘辘地回来,午饭大多数是在山上吃口干粮,喝点山泉水,累了就随便坐在地上歇一歇,困了就躺在山坡沟沿打个盹。晚上回到宿舍,他抓紧时间学习林业技术知识,整理工作笔记。“那段时间虽然很艰苦,但感觉很快乐、很充实。”

  在塞罕坝工作的12年间,于士涛从一名基层林业干部逐步走上分场场长的领导岗位。他和团队开展了大径极材培育、珍稀树种培育、优质树种引种和樟子松嫁接红松等项目研究,并利用塞罕坝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销售、承揽绿化工程等产业,传承并丰富了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12年来,于士涛主持完成营造林近10万亩,完成病虫害防治近5万亩,完成育苗近200亩。

  抱守绿色初心,人生无怨无悔

  “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自己林场生活的幸福指数打几分?”记者问于士涛。

  “9.9。”于士涛不假思索地说。0.1分扣在哪儿?他坦言,孩子不在身边,是他最大的遗憾。

  于士涛的爱人付立华是他的大学同学。大学本科毕业那年,付立华考入中国林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此后留在北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结婚后,到底谁“投奔”谁,出现了一场“拉锯战”。

  每逢节假日,付立华都会来到塞罕坝。她说:“走进林子,每一次感觉都不一样,每一次都很新鲜。”2011年,付立华辞职来到了塞罕坝。

  于士涛曾问过付立华:“你怎么肯愿意留下陪我?”妻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哪里是因为你,我留下是因为这片林子,因为塞罕坝。”

  “我们林业有个说法,叫‘适地适树’,意思是环境条件要跟树种特性相适应。我们俩之所以选择了塞罕坝,或许也是因为符合这条定律吧。”于士涛说。

  坝上没有学校,教育条件匮乏,于是,于士涛把家安在80公里之外的围场县城。如今,孩子已经6岁多了,由奶奶带着,他经常几个月才能见孩子一面。“工作太忙了,孩子跟我不亲,完全把我当陌生人。”眉宇间,于士涛有些落寞。

  创业难,守业更难。塞罕坝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一套适合林场特点的经营模式,在搞好森林经营的同时,发展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风电等一批优势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摆在于士涛这帮年轻人面前的是,如何接好林场经营的“接力棒”。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于士涛说,林场5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老、中、青三代,“老一辈的成果在我们手上可不能毁了”。

  从于士涛办公室的窗户望出去,就是茫茫林海。工作累了,他习惯性地会向那片林子眺望。那里,不仅有先辈走过的前路,也有一群和他一样不忘初心的身影在埋头向前。(记者 李巍)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