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汪萍:援疆后,她把家人户籍全迁到新疆

发稿时间:2017-07-11 10:17:45 来源: 中国妇女报

  选择彻底融入当地的汪萍

  援疆后,她把家人户籍全迁到新疆

  开栏的话

  自1997年首批对口支援新疆干部抵疆后,2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部委、19省市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近两万名援疆干部和技术人才西出阳关,致力解决受援地各族群众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进步。中国妇女报今起推出《我的援疆故事》栏目,聚焦于来自五湖四海、奋斗在天山南北的援疆干部,用一个个真情投入的援疆故事,展现援疆干部们为新疆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我现在是把自己彻彻底底融入英吉沙的村落里。”7月10日,援疆干部汪萍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走在梧桐树的阴凉下、坐在各族姐妹的炕头,跟姐妹们一起喝着茯茶、吃着馕、拉着家常,看她们走出家门、走进工厂做工,“她们有钱赚、有事做,眼光和世界一天天在变,姐妹们视我为亲人,我感到很温暖,值得。”如今,来自山东的汪萍真正拥有了英吉沙的“身份”,她不仅把自己的户籍迁到英吉沙,还把家人的户籍都迁到了英吉沙,可谓是全家援疆。

  在英吉沙县各个村落,每天晨起和傍晚,有个景象格外动人,许多姐妹骑着电瓶车,在丈夫的陪伴下,结伴呼啸着奔向大小不一的卫星工厂,汪萍告诉记者,这些分布在英吉沙县的卫星工厂是由山东援疆企业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援建的,作为援建企业的总经理,汪萍的责任是在未来解决几万人就业,并且每人可实现1.5万~2万元的年收入。

  援建两年来,汪萍和她的团队,从山东跨越万里,来到英吉沙县,将工厂建在了群众家门口,真正实现了群众务工不离村,就地就近就业,小手套解决了大就业,促进了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增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走出了一条产业稳疆的成功路子。

  播下感情的种子

  “每当我面对一双双淳朴善良的目光时,我就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里面饱含着对公司的信任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啊。”这是汪萍经常讲给员工和姐妹们听的一句话。

  英吉沙县与新疆南疆许多县市一样,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就业压力大。当地群众生活的困苦,曾跟随企业做投资考察的汪萍深有体会。

  2014年,当汪萍所在的山东济宁中兴手套集团决定投资英吉沙,并由她负责筹建时,汪萍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答应下来。她总觉得应该为当地老百姓做点儿事情,为改变群众的生活面貌尽一份责任。

  以中兴手套集团为核心的山东嘉祥县手套工业园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手套生产、辅料配套、商贸物流等产业链条完备,生产的滑雪手套占国际市场出口额的76.38%,吸纳就业人员10万多人。在汪萍看来,借助集团总部的市场优势,在英吉沙县组织人员进行来料加工手套,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就业问题,这就是中兴手套最大的社会责任。

  汪萍说,发展一个产业就会为社会创造一份价值,帮助一万人就业就会温暖一万个家庭。援疆不仅带来硬件,还要播下感情的种子,和他们成为一家人。

  2014年6月份来到英吉沙后,汪萍就全身心地扑在了工厂建设和员工的培训上,从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工厂布点到员工招聘、思想教育、技能培训……

  汪萍克服语言不通、气候不适等种种困难,她用自己的坚韧和真情,一点一滴,默默奉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各族姐妹能够实现自主就业改变命运。

  开辟新型产业模式

  汪萍来到英吉沙后,针对基层群众缺乏现代就业观念、不愿离家就业的思想,结合英吉沙县实际,积极推广“公司+卫星工厂+农户”的发展模式。这种产业模式是在工业园区设立管理中心、剪裁中心、包装中心和物流中心,在县城原职业高中建立培训基地,在全县各乡村和社区建设卫星工厂,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发放订单、统一配送原料、统一回收产品,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的手套产业格局。

  这种将工厂建在农民家门口,能够真正实现群众务工不离村、不离家,就地就近就业和在疆企业招工难和农村就业难问题。

  英吉沙县城镇三社区居民帕太姆罕·乌鲁格告诉记者,“家门口建立了卫星工厂后对我们很方便,以前丈夫一个人负担全家的经济问题,现在我们俩可以一起负担,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比以前好。”

  让帕太姆罕一家感到更方便的是,卫星工厂的周边还配备了幼儿园。

  帕太姆罕·乌鲁格的丈夫买买提·图尔浑说:“以前如果我们夫妻俩上班的话必须留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怎么安排孩子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商量以后把儿子送去幼儿园。”

  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员工阿依谢姆·热依木说:“过去当学徒,一学就是五年,免费给人家干活,现在,几个月就可以学会,还给工资,所以我们觉得工作很好,很珍惜。”

  汪萍所推广的这种产业模式,在英吉沙县取得了巨大成功,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服装产业园总部工厂、一个手套培训基地和11个卫星工厂,当地维吾尔族群众踊跃到企业参加培训。届时将吸纳3000名群众就业,三年内的目标是就业人数达到一万人。

  汪萍和她的团队来到英吉沙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员工的培训。由于语言不通和员工劳动技能缺乏,汪萍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培训骨干、带动全盘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对骨干学员开展生产技能、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经过精心挑选,首批培训了215名业务骨干,这批学员现已成为卫星工厂的老板、管理人员、技术辅导老师或总部管理人员和技术老师。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指令就通过他们传达至各个员工,避免了语言交流上的障碍,为大规模生产铺平了道路。

  与姐妹们同欢乐

  汪萍非常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把员工当作家人和朋友善加对待。员工孩子生病,她亲自去家里问候,送去营养品和给孩子看病的费用。为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她还积极向援疆指挥部和英吉沙县委、县政府建议,在卫星工厂配套建设幼儿园、餐厅等附属设施。她还经常召开座谈会启发员工内在的心智模式,每天早会,都安排优秀员工发言;对于残疾员工更是无条件接收。

  不久前,厂里的骨干员工阿尔孜古丽·艾力找到汪萍,说自己家里不同意她继续培训,要让她去拾棉花贴补家用。汪萍了解到阿尔孜古丽是作为未来卫星工厂的管理人员来培训的,为了留住阿尔孜古丽,汪萍和英吉沙县妇联主席塔吉古丽·穆萨来到阿尔孜古丽家里做工作。她们告诉阿尔孜古丽的妈妈,培训合格成为管理人员以后,阿尔孜古丽挣的钱每年大概有20多万元。塔吉古丽继续开导阿尔孜古丽的妈妈:中兴手套的所有管理人员不远万里离开家人到这里不求任何报酬,无私为大家传授技术知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阿尔孜古丽的母亲听了这番话,情不自禁拥抱了汪萍,说自己真是糊涂,她会支持女儿继续培训。

  汪萍管理团队对员工的关爱,广大员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企业的感情越来越深,把汪萍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古尔邦节期间,员工们争相邀请汪萍到家中做客。汪萍和管理团队到员工家里拜年,往往是进了一家的门,其他员工就在路上等候,出了门就往家里拉,“我们一连被拉进了15家才出了村庄。”员工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汪萍,每当说起这些场景,她都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塔吉古丽·穆萨告诉记者,汪萍这样贴心为员工做的事太多了,有的事情比这个困难多了,她都克服了过来,真是值得敬佩。(记者 王江平)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