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马军武:用忠诚守护美丽家园

发稿时间:2017-06-29 13:55:58 来源: 新疆日报

  马军武和妻子在哨所查看边情。 杨东东摄

  难忘时刻——

  “我是兵团十师185团的一名普通军垦战士……”2014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参加了在五家渠市召开的兵团座谈会。一身戎装的民兵马军武最后一个发言,讲起在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屯垦戍边26年、建设夫妻哨所的感人故事。总书记由衷地感叹:“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们。”

  发言最后,马军武郑重地行了个军礼,坚定地说:“请总书记放心,我会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护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总书记带头鼓掌,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总书记说——

  要壮大兵团综合实力,提高维稳戍边能力,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全面深化兵团改革,建设高素质兵团队伍。

  6月18日,一身戎装的马军武像往常一样沿着中哈界河阿拉别克河巡边,一顶防蚊帽将头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是世界四大蚊虫聚集地之一,每年的这个季节,马军武和团场职工都要如此“武装”,今年蚊虫尤为猖獗,军垦战士们依然用忠诚守护着家园。

  185团地处我国西北端的国境线上,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驻守的“军武哨所”(桑德克哨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夫妻哨所”。

  以马军武名字命名的“军武哨所”距中哈界河仅5米,四周是戈壁、杂草和沙丘。夏天,一种学名叫蠓的飞虫(当地人叫小咬)最多时每立方米达到1700多只,可咬死家禽。巡边时,马军武不得不用一块在柴油中浸过的纱布顶在头上,驱赶小咬。冬天,这里的气温达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积雪阻隔长达半年之久。

  多年来,马军武巡边、守水、护林,走了29万多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磨烂了40多套军便服,记录了30多本边情值班日志,创造了20多年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的纪录。

  “2001年,国家专门下拨资金对阿拉克别克界河实施了两期加固工程。2006年,桑德克盖起了一栋新哨所,种上了花草,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安装了电灯、电话,看上了电视,我和家人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3年,桑德克民兵哨所、32号界碑、抗洪守土纪念碑被列入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4月29日,作为驻守在边境一线的兵团民兵,马军武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并向总书记汇报自己和妻子在中哈边境线屯垦戍边的情况。

  回想起总书记接见他时的情景,马军武激动地说:“听到总书记说,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就更加坚定了一生只做一件事,为祖国当好卫士的决心。我坚信新疆和兵团今后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年,位于185团境内的白沙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185团已经成为兵团红色旅游线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边境线上少了洪水的威胁,迎来了更多游客们的身影。新时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兵团人,在肩负屯垦戍边创伟业责任的同时,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八方游客。

  “以前守边、护边,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现在,更多的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恩。”马军武说,这两年,从国家到自治区,都加大了对边境村和团场的扶持力度,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加,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如今马军武又多了一重身份——边防知识义务解说员。

  每天清晨,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仍然会来到国旗下,进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多年来,夫妻二人守护着这片神圣的边界土地。在这里,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默默奉献的祖国卫士。

  自2006年起,马军武先后被评选为兵团第十师“优秀民兵”“十师骄傲”年度人物;2008年获兵团“道德模范”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只要祖国需要,只要戍边需要,只要团场需要,再苦再累我都不怕。”马军武说。(记者 张婷 通讯员 樊晓丽)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