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智造”空调“血管”的班组

发稿时间:2017-06-17 11:09:5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目前,管路二车间弯管、截断、扩口等冷加工生产自动化水平超过90%,焊接等热加工生产已有60%实现自动化,车间正从“制造”走向“智造”。

  【记者进班组】制造空调“血管”的班组

  中工网记者 刘友婷 中工网通讯员 詹泽苗

在管路二车间,弯焊班的工人正在焊接。本报记者 刘友婷 摄

收看相关视频,请扫工人日报微博二维码

  “管路好比是空调的血管,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换热器则是空调的皮肤和肺,它们是空调最核心的三个部件。”6月8日,珠海格力电器两器管路分厂厂长助理刘克光告诉本报记者,该厂管路二车间弯焊班就是制造管路的。

  走进管路二车间,记者看到,在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工人并不多。左侧是自动化弯管区,多合一弯管机自动完成下料、截断、弯折等工序后,蓝色的机械手灵活转动,将弯折好的管路拿起并准确挂到架子上。右侧为自动化焊接区,黄色的自动焊接机器人按设定好的时间、位置、火苗,将转盘上的管路焊接好;转盘另一端的工人则负责取下已焊好的管路,并装上下一批需要焊接的管路。

  “目前采用机器焊接加工的,是焊点结构相对简单、组件空间干涉少、批量相对较大的产品。”刘克光说,机器焊接加工是发展方向。

  好焊工要会“察言观色”

  在管路二车间,有一些面戴白色口罩、黑色护目镜,手握一斤多重焊枪的工人。尽管耳边充斥着机器运转时产生的强噪音,他们仍专注地将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由于工作环境温度较高,记者留意到,在人工焊接区上方,悬挂着一排电风扇。

  一个好的焊工需要学会“察言观色”。分享焊接技巧时,32岁的焊接能手杨元军脸上掠过一丝自豪。“焊接分为三种火焰,碳化焰喷出来的火比较柔,中性焰则硬一些,氧化焰的火焰最为猛烈。公司的产品要用中性焰焊接,温度需控制在3050℃到3150℃之间。”然而,焊枪上并不会有温度标志,温度是否达到要求,要依靠铜管颜色变化来判断,如果呈橘色,说明温度达标了。“时间把握也很重要,多焊一秒钟,铜管就烧坏了,少一秒,则达不到焊接效果,熔深不够,会造成制冷剂泄漏。”杨元军告诉记者。

  一个组件可能有多个焊点,甚至有些焊点角度不一、相邻过近,作业精准度要求非常高,火候掌控、孔位加热角度、焊接先后次序都非常讲究。“要将热量集中在正在焊接的孔位上,不能影响到旁边的孔位。”刘克光说。

  管路口径小至2毫米,大至103毫米,杨元军都能完美焊接。“口径大小不同,加热方式、作业手法都不一样。例如2毫米的小口径管路焊接必须在3秒内完成,而大口径管路焊接则需预热到一定温度,慢慢加热,让焊流慢慢填满缝隙。”杨元军说。

  宋公明在格力已有14年,大家称他为“老宋”。老宋是个多面手,车间各条线的岗位他都能做。他从一线普工做起,以前烧焊枪,现在负责管理自动焊接机。

  从人工焊接“退役”的老宋并没有闲下来,他经常手把手教新员工焊接。“一个好的焊接成品,熔深必须够,不能有气孔、裂缝、咬边、焊瘤,焊缝要美观,颜色最接近铜管本色为最好。”宋公明说。

  他15年来从未失误

  目前,格力已经研发出几千种机型,所需的管路形状接近二三十万种,弯焊班的老工匠黄力勇的任务是尝试生产各种新设计出来的铜管,用各种方法去试验新产品的形状和角度能不能弯得出来。从2002年负责试装机板块到现在,黄力勇从未失误,“从我这里试装出去的产品,从来没有反馈批量做不到的情况。”

  新产品设计出来后,会先将图纸送到黄力勇手中,在总装批量投产之前,由他把关。“我需要判断图纸是否符合弯制要求,车间设备模具是否能完成新产品生产,有没有更高效率、更高品质的生产方法。”黄力勇介绍,有些新产品可以通过看图纸判断是否能生产出来,有些则需要用设备尝试弯制。目前车间有400多种不同的工装,数量达上千个。黄力勇能够记住每一种工装的形状,看到图纸,就可以知道新设计的管路需要用哪个工装制作。

  2014年9月,黄力勇拿到一张关于窗机管路制作的图纸,有一条排气管无法直接弯制,设计图纸要求先断开铜管,弯制,再焊接。“按照图纸步骤,断开铜管则增加了下料工序,每根铜管需要弯制两次,之后还需要扩口、焊接,增加了人工、焊料成本,效率比一次弯制要低很多。”

  面对图纸上的“不可能”,黄力勇从不轻易说“不”。他亲自在设备上模拟操作,通过调整角度,试图避开设备的干涉点。连续试验3个多小时,模拟了五六遍,他成功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案,简化了工序,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为公司带来了数百万元的效益。

  “作为‘把关员’,切忌‘差不多’,既要保证产品高品质,还要保证生产高效率。” 黄力勇说,“在看图纸时,我不能被图纸牵着走,要不断问自己,是否还有更优方案。一个好的试装员,要多想多试多摸索。”

  从“制造”到“智造”

  2015年,通过全员集思广益,弯焊班共找出车间岗位上的12个不合理点,8个不产生价值动作,完成了26台设备的布局优化。“之前铜管从截断、弯折到焊接需要数十个工人在三台机器上分别操作,经过整改和优化,实现了三合一。工艺的集成化产生综合效益约1000万元。”班长高坡吉介绍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弯焊班通过大力推广机械手操作、自动焊接机等专业设备,推动车间“三合一自动弯管”“弯管机自动上下料”等改善项目,综合提升全员效率15%以上。

  目前,管路二车间弯管、截断、扩口等冷加工生产自动化水平超过90%,焊接等热加工生产已有60%实现自动化,车间正从“制造”走向“智造”。

  弯焊班有258人,平均年龄不过30岁。在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里,共成长出高级技师5人,技师38人,高级工人4人。出生于1991年的巫靖兵已能独立负责操作自动化弯管区的10台机器了。

  刘克光认为,无论是钎焊作业“将火候拿捏在毫厘之间”所展示的大国工匠风范,还是自动化生产设备“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所展现的“中国智造”精神,都是格力员工扎实推进制造业升级的真实体现。

责任编辑: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