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丁秋迪:一个女项目经理的一天和十年

发稿时间:2017-05-27 10:26:3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施工现场全都是“大老爷们”,但扎着马尾辫、穿着蓝色工装的她有种别样的潇洒

  一个女项目经理的一天和十年

  5月17日早上7时,广州增城一处宿舍楼前,80多名工人正整装待命。班组长点名、安排当天工作后,各组工人分别坐车奔赴现场。

  丁秋迪站在一旁,目送工人们离去。她穿一件有点褪色的圆领T恤,牛仔裤,戴副眼镜,乍一看人们会以为是项目部里干内勤的姑娘。事实上,31岁的丁秋迪是这支队伍的头——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城铁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地铁十三号线首期弱电系统安装工程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宿舍楼前的晨会,是她一天工作的开始。

  平常的一天

  在项目部办公室里安排好当天的工作,上午9时,丁秋迪驱车来到距离项目部五公里外的一处地铁施工现场。地下空间有点潮湿有点闷,交叉作业的不同施工单位的工人们来来往往。

  丁秋迪举着手电筒,检查天花板上布的线,又看看被挪了窝的防护板,不时跟现场作业人员询问几句。“我三天两头会上现场,看看进度,也看看作业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她告诉记者。

  记者随丁秋迪走了一圈,施工现场全都是“大老爷们”,但扎着马尾辫的她跟现场毫无“违和感”。身高一米七的她有点单薄,但那种干净利落的气质以及属于专业人士的自信令穿着蓝色工装的她有种别样的潇洒。

  下午,丁秋迪回到项目部,跟业主协调相关事宜,向分公司领导汇报进度。忙碌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18点以后,分布在几个施工点干活的工人们陆续回来。

  晚上8时半,各组负责人都到齐了,在项目部开例行碰头会。今天做了些什么,遇到哪些问题要处理要协调,明天的施工计划怎么安排……会议室里坐了6个人,丁秋迪是唯一的女性,她嗓门不高,但思路清晰。

  “跟一堆男人打交道并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难,反而有很多地方能互补。多换位思考,沟通起来还是挺顺畅的。”丁秋迪说。

  回到宿舍已是晚上9时半。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好像睡一觉的工夫,十年过去了。

  成长的十年

  2007年,学通信专业的丁秋迪大学毕业来到广州分公司。初到单位,领导看她是个女孩,想安排她做资料员,可是她想干本专业。“我要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到最能发挥的地方。”

  对一个女孩来说,在施工一线,首先要过心理关,对现场干活要认同;其次要过体力关,电钻都得自己抬,还得上夜班。

  师傅何忠明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女孩能吃苦”。2009年,他们参与广州地铁一号线柔改刚项目,只能利用夜里地铁停运的天窗点施工。“小丁一上就是一年半夜班,没半点抱怨。”何忠明说。

  “还好,那时候年轻,能熬。”回忆起那段日子,丁秋迪淡淡笑着说。

  广州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吴生阳见过一次丁秋迪“哭鼻子”。在一处改造项目中,按常规应停运作业,而业主单位要求不能停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丁秋迪经过多次勘察测量和反复推演,最终确定了施工方案。可是,运营单位负责人看她是个年轻姑娘,在方案评审时提出了各种质疑。“小丁委屈得哭了鼻子,但仍旧耐心地讲述方案,并把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及应对措施一一讲解,直到业主最终满意地点头。”

  对于这些吃苦受气之类的细节,丁秋迪说都记不清了。“我就想着一天天的,把手头的活儿干好。”

  跑现场、钻隧道、走区间,丁秋迪逐渐积累了扎实的现场工作经验。十年来,她先后参与了广州3条地铁的建设,两次被评为“城铁公司技术拔尖人才”。

  从单做技术到学做管理,她一点点建立自信,也树立威信,成长水到渠成。

  期待“一盏灯”

  在工程单位,女项目经理凤毛麟角,可丁秋迪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

  在广州分公司经理陈永眼中,一个项目经理必须懂技术、会管理、有思路,而丁秋迪都具备了。“要在现场摸爬滚打,抓过程管控,安全、文明、环保、质量每个方面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还要善于跟业主沟通,当项目经理不容易。丁秋迪的特点就是抗压能力强,而且做事特别让人放心。”

  丁秋迪做事细致。这种细致不仅体现在项目部、宿舍乃至食堂的格外整洁上,更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得以体现。在广州地铁六号线施工中,丁秋迪发现疏散平台安装合格率仅有75.6%。随后,她对489处疏散平台一一进行测量,带领技术人员研发制作了轮对系统梯车,使疏散平台合格率提高到98%。

  不过,丁秋迪也看到了自己的“性别劣势”:“总是把每件事情都布置得特别仔细,会让下面的人很累。管理者更多地应该是指明方向,让下属自己琢磨怎么做到位,这方面男性管理者可能更有大局观。”

  在工程建设单位,还必须克服“漂泊感”。“那是很折磨人的。”先后在几个城市“漂”过,如今扎根广州的陈永深有感触。

  丁秋迪的父母都在河北老家,前年她自己在广州安了个家,距离项目部60公里。但她一周最多能回去住一个晚上,忙起来连续几周都住宿舍。“不过,在心里,终究有个自己的家,有种安定感。”她说。

  2016年7月16日,丁秋迪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过一张照片,那是一栋夜色中的小楼,有几个窗口亮着灯,属于她的那扇窗是暗的。那天她写道:“没有一盏灯是为你亮的,开始考虑换一盏在100米外就能感应到你而亮起的灯……”(蒋菡)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