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科学对于性别没有偏向性
发稿时间:2017-04-27 13:52:15 来源: 中国妇女报
3月的最后一天,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获“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致颁奖词时表示,颜宁是我们清华杰出的校友,知名的教授,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表述颜宁的“神”。
的确,颜宁被清华学子们奉为“学术女神”,《自然》“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塞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曾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博导……
而无数光环笼罩下的颜宁淡定而从容,“做科学研究,背后肯定离不开勤奋。”
近些年,一些像颜宁一样的女性正日渐成为科技进步的中流砥柱,她们以自身的实力和创造力推动着时代与历史的进步。“科学对于性别是没有偏向性的,我希望每个女孩子要勇敢地遵从内心,勇敢地做自己,不要屈服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颜宁坚定地表示。
“回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1996年,颜宁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一名新生,清华严谨的学风奠定了她做学问的基础。而当初这个选择是父亲帮她做的决定,在父亲“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观点的引导下,18岁的颜宁迈出了向科学挑战的第一步。
大学毕业后,想出去看看的颜宁考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又完成了博士后的研究。从那时起,颜宁真正对微观世界下的生命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她爱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当细胞里那些只有几个到几十纳米大小的蛋白质分子通过X-射线衍射,解析出原子分辨率的结构时;当那些微小结构被放大几亿倍之后,其美丽的构造清清楚楚被肉眼看到时,颜宁总忍不住感叹造物者的伟大。
2007年,颜宁受聘于母校清华大学,领导独立实验室,向膜蛋白这个充满挑战的前沿领域进发。当时,不到30岁的她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一切从零开始,实验室建立的前半年,颜宁直言自己“快疯掉了”。然而,实验室很快步入正轨,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从这里诞生的科研成果足以让国内外同行为之惊叹。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7篇以她本人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其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
“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连续多年对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都在大幅增长。”颜宁坦言,优渥的科研土壤给予了团队充分的养料。
回国数年,颜宁坚定地认为:“回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研究确实很难,可是越难越好玩”
颜宁主要致力于研究在基本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膜蛋白的结构与机理,其代表性工作包括葡萄糖转运蛋白和钙离子通道。2010年,清华大学曾聘请国际评估小组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颜宁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未来5到10年,她将是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
果然,颜宁没有辜负这样的期待。
2014年6月,颜宁研究组在世界上率先解析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他们使用一系列技巧来限制它的变化,最终成功结晶。这是过去40年世界诸多实验室攻坚的对象,而颜宁和团队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
2015年7月,颜宁研究组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家族的研究上更进一步:解析出GLUT3的三维结构,清晰完整地展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工作的分子机理,为研制小分子肿瘤靶向药物提供了直接结构依据。
除此之外,颜宁团队针对肌肉收缩这一基本生理过程中涉及的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做出一系列突破性的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高分辨率钙离子通道的结构,在国际生物物理领域引起巨大反响。
颜宁的工作迅速获得国内外学术界认可,2015年相继获得国际“蛋白质科学青年科学家奖”和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2016年当选最具声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GRC的Alexander M. Cruickshank演讲人资格,这是首次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获此殊荣。2016年6月,因观察到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颜宁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回顾回国的这些年,颜宁称自己最满意的就是将一个个极具挑战的课题变得不再可怕。“研究确实很难,可是越难越好玩不是吗?”
“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颜宁始终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每天差不多有14个小时“宅”在实验室里;如果在攻坚阶段,她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五六点。
她追求的是一名科学家的境界:“我刚回清华不久,同事刘国松教授跟我说过做科学家的3个境界:第一重是职业,第二重是兴趣,第三重是永生。也许学术论文只有极少数人理解,但重大科学发现给社会、人类带来的改变却不可磨灭。”
这种信仰与追求,她也反复讲给组里的学生和更多年轻人。
“经济发展决定中国有多富,科技发展限定中国有多强。让中国的科技实力配得上她的经济体量,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我想也正是中国科学家对于国家最根本的使命。”2014年,站在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位师姐寄语学子。
如今她最大的心愿,除了“发现某些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这一最初的理想,就是培育更多的人才,“希望有一天,看到从我实验室里走出的学生成为各个大学的教授,作出更大的科研成就。”(记者 富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