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深山乡邮

发稿时间:2017-04-17 13:39:00 来源: 北京日报

  深山,沟壑。

  于兴三骑着辆电动自行车,颠簸在山中,时隐时现。

  车后的邮包,已显破旧。自从20岁那年,从父亲手中接过邮包,于兴三在这山路上已跑了37年,风雨无阻。

  这里是距市中心150公里的怀柔喇叭沟门满族乡,群山环绕中散落着15个行政村,投递里程近100公里,是怀柔邮局最艰苦的道段之一。

  每天,于兴三独自一人翻山越岭。起初,全靠一双脚,偶尔碰上赶着牲口的村民捎他一程。后来有了自行车、电动车,能送达的村子更多了,但山路难行,有时候还得靠走。

  辛苦,还不算什么,在这山中送信,甚至会与死神擦肩。

  于兴三的左手使不上劲,左腿也有点残疾,这是山中送信留给他的纪念。

  那是1992年的一天,他到七道河邮政所领报纸和邮件,回程时,一辆拖拉机突然拐弯,撞倒于兴三,信件、报纸散落一地。于兴三的伤很重,差点高位截瘫,但就在昏迷前,他还在嘱咐肇事司机,帮他收拾好信件、报纸。

  这次意外,给于兴三留下终身残疾。单位照顾他,让他当记账员。可干了半年,于兴三又回到喇叭沟门邮政所,要求继续干邮递。

  一年夏天,于兴三要将邮件送到长哨营镇碾砣子村。正处汛期,河边小道一踩一个深坑,自行车根本没法骑。于兴三只得先背着40多斤重的邮件,蹚水过河。“当时水都到了这儿。”于兴三的手在腰间比划着。眼看就要到河对岸了,突然山洪暴发,一人高的浪头瞬间压到鼻尖,幸亏旁边漂来一根木棍,救了于兴三。

  这工作,既苦又险,为何还要坚持?

  “这深山邮路,当年可是山中居民与山外联系的惟一通道,我这邮包沉着呢,里面装着亲情,装着惦记呢。”于兴三拍了拍邮包。

  每年春节前,于兴三都要到龚占武家“报到”,总会带回几十斤的大包裹,里面装着小米、玉米碎、高粱……全是龚占武家种的,邮寄地址都一样——广西,那里住着龚占武的亲姐姐龚占琴。每年正月里,于兴三还要将另一大袋子来自广西的礼物,送到龚占武家。这对老姐妹已至古稀之年,虽相隔几千公里,但彼此惦念,“我就是这老姐俩的勤务员。”于兴三说。

  出车祸后,于兴三的妻子也成了邮递员,帮丈夫送信,2008年,女儿也成了邮递员。这“送信一家”在山中很有名。于兴三有时候送完信,邮包里都会塞进村民送他的菜……“不管去哪个村子,都像自己家一样。”于兴三呵呵地笑着。

  于兴三也有烦心事。

  “以前我一进村,村民都追着问,有我的信吗,现在听不见喽。”于兴三敛起笑容,长叹一声。

  现在通讯方便了,写信的人也少了,于兴三的邮包里大部分是报纸,网购的包裹,“很久没看到信了。”于兴三说,现在是方便了,可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即便如此,于兴三还在坚持,“看到乡亲收到邮件,那么开心地笑,我也觉得特别幸福。”(王可心)

责任编辑:曼文娇(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