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李龙:大医,小儿外科一把刀

发稿时间:2017-04-05 11:31:33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小儿外科“一把刀”

——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李龙

  作为北京市仅有的两家儿童三甲医院之一,首都儿科研究所担负着北京乃至全国儿童健康疾病的治疗任务,每天都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求医。

  而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普通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李龙教授的特需诊室外,一些焦灼的父母也领着孩子慕名而来,寻找治愈的希望。“孩子几岁了?”“刚出生一个月。”问诊时,李教授脸上总挂着和蔼的微笑,说话亲切平和,像是在跟患者家长聊天儿一样。

  儿时经历 立下志向

  今年55岁的李龙,18岁时考入了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三十余年的从医经历让他青丝变白发,回想起当初的选择,李龙无怨无悔。

  李龙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采矿一线的工程师,住在辽宁东鞍山矿区附近。“我4岁时,有一次玩煤球导致手指感染。因为没及时治疗,从甲沟炎发展成指头炎,后来又发展成为严重的败血症,当时大拇指肿得像个胡萝卜,整个人高烧不退,意识都模糊了。”李龙的父母赶紧将他送往矿区医院,但矿区医院水平有限,只能又将他送往市中心医院,到市中心医院后,医生决定立即手术。

  在手术室内,大夫仅仅用刀在李龙肿大的手指上开了一个小口,大量的脓水便流到了手术用的白色弯盘里。原本意识模糊的李龙马上便清醒过来,随后脱离了危险。在当时的他看来,医生简简单单的一刀,便挽救了他的生命,十分神奇。护士为他上药时,他觉得护士美丽得简直像天使一样。

  李龙还清楚的记得,在当天从医院回家的路上,李龙就趴在父亲背上,他抬头仰望夜空看到了星星在天上明亮地闪烁着,听到沿途大片的稻田里传来了阵阵蛙鸣。“在我的童年里,那是最美好的夜晚。从那以后,我便立志做一名医生,而且一定要做一名儿科医生,像救我的医生一样去挽救更多孩子的生命。”直到现在,不管自己工作多累,看到患病孩子和家长焦急的神态,想起童年那次难忘的经历,李龙总会再次坚定要在济世救人的道路上走下去的想法。

  不断求索 造福患儿

  1990年开始,李龙师从我国小儿外科泰斗张金哲院士,开始进行小儿肝移植研究,那时只有台湾、香港、日本初步掌握了这项技术。他先从动物实验开始,开始了十多年的艰辛求索。

  2001年,一位父亲得知李龙在研究小儿肝移植,带着3岁的女儿慕名找到他。当时国内没有肝移植手术的先例,这个父亲为了维持女儿的生命,用当地的偏方——把獾子油不停地涂抹在女儿身上退黄。 但3年来,这位父亲的女儿病情每况愈下。

  “李大夫,我的肝是好的,求求您把我的肝给我的女儿吧!”面对这位父亲的恳求,2001年11月12日,李龙为小女孩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并取得了成功,这也是国内首例小儿肝移植手术。现在,这个女孩已经健康长大。

  我国是先天性消化管道畸形的高发国家,这和黄种人的饮食习惯、病毒感染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当时我国这方面的医疗水平并不在世界前列,很多患儿因为无法医治,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李龙还记得在上学时,和老师遇到了一位胆道闭锁晚期的患儿。这位患儿胆汁已无法排出,在肝里淤积,患病儿童全身蜡黄,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那时医生们都无能为力,看着家长绝望地抱着孩子离去的背影,李龙心里和他们一样痛苦。 在那时,李龙便立下了主攻方向,一定要在肝胆畸形等小儿消化道疾病上实现突破。

  如今,在小儿外科领域,李龙率先在国内开展经腹腔镜治疗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高位肛门闭锁等消化类外科疾病,挽救了许多患儿的生命。“让孩子活半年不行,要让孩子健康地活一辈子。”这是李龙常说的一句话。

  小儿门脉高压的血管细,加上肝部血流量大,有些肝脾肿大的孩子,如果治疗不得当,就会血流不止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小儿外科的难点所在,很多医院不能治也不敢治,即使开腹手术的难度也很大。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李龙及他的团队成立了全国疑难复杂危重患儿诊治中心及微创治疗中心,比起传统的高风险的开腹手术,他们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一系列小儿腔镜外科新技术,使儿童手术创伤小、疼痛轻。

  2016年,李龙成功开展腹腔镜Warren手术治疗小儿门脉高压,进行了腹腔镜下血管的吻合,以精准的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创了小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新高度,开辟了微创外科的新领域。此项尖端技术使李龙蜚声国际,获得了国际腔镜大会领袖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等诸多殊荣。

  大医仁心 忘我奉献

  李龙知名度越高,疑难杂症在他周围出现的频率就越高,很多家长在全国辗转求医无果后,都来到儿研所找他。“李大夫,我跑了许多地方,都说我的孩子治不了。”面对眼泪在眼圈儿中打转的父母,李龙详细地看过了孩子以后说:“不要担心,我们有办法。”而这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是他多年殚精竭虑、潜心钻研的辛勤付出。

  在医院里,李龙每个周五上午的出诊时间都很紧凑,他接诊病患的过程中很难有时间喝口水,期间还要接到家长咨询手术的电话,或是有年轻医师向他请教、探讨病例,经验丰富的李教授总会指点一二,让问题得到解决。每逢星期五上午出特需门诊,一上午他要接诊40多人。忙碌的同时,不少家长都会注意到他的眼里布满了红血丝,头发也已经片片斑白。

  平时,他不是在手术室,就是带着学生在病房查看患儿病情,全年他的手术高达5000多台,是全国外科手术专家手术量的上限。最长的一次,因为手术难度大,他连着站了15个小时。同事们敬佩他坚毅的品格,亲切地叫他 “龙哥”。他却自豪地说这受益于平时常运动、爱攀岩,“我上大学时是田径健将,著名教练马俊仁曾经是我的体育老师,我的大学十项全能校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身为小儿普外科教授,他还忧虑国内小儿普外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奔波到全国200多个医院亲自传授手术技术,盼着小儿外科的先进技术能在全国遍地开花。这些年,他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并且对学生的要求比谁都要严格。

  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手术台边长期劳累,加上日以继夜地研究疑难疾病,这几年李龙经常夜不能寐,每晚最多只睡两三个小时。如今,同事眼中的硬汉“龙哥”头上又添了几许花白,但李龙却坚定地说,“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给孩子治病,就是挽救一个家庭,这是我的职责。”

  实习记者 赵思远 通讯员 王佳/文 通讯员 胡小明/摄

责任编辑: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