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陈巧玲:只想努力做点事

发稿时间:2017-02-21 10:00:56 来源: 人民日报

  组织撰写《食品安全档案》引关注,陈巧玲——

  只想努力做点事

  31万字,26个章节,20余人的团队,两年的时间……清华毕业生陈巧玲(见上图,资料照片)主编的《中国食品安全档案》持续引发社会关注;这个几年前还对食品安全一无所知的女生,如今,却在描绘她想让大家吃得更安全的愿景……

  从那一天开始,她就与食品安全紧紧关联

  生于山东郓城农民家庭的陈巧玲,虽从小就与庄稼打交道,却从未想过自己的事业会与食品安全联系在一起。

  2011年,陈巧玲考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读MBA,“当时就是为了赚大钱。”一次邂逅令她彻底改变。2012年,清华大学101年校庆,陈巧玲与经管学院院友陈洪榕相识。陈洪榕对陈巧玲来清华的初衷嗤之以鼻:“作为清华的学生,怎么能只想着买车买房?应该努力做一些回报社会的事情。”

  陈洪榕的话令陈巧玲感到羞愧,她与陈洪榕交流有关“社会责任”的话题,最终聊到了“食品安全”。陈巧玲想起老师姜朋在“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课上说过的一句话:“即便婴儿不能说出他们对食品的想法,食品从业者也应当提供优质的食品。”

  “‘婴儿’这个词很美,会激发人保护他们、为他们提供安全食品的动力。”陈巧玲说,从那一天开始,她的生活就与食品安全紧紧关联到一起,要努力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

  出书、办网站从读者角度科普,带动更多人关注食品安全

  初入食品安全领域,焦虑在所难免。陈巧玲坦言:“我们团队,包括我自己,都是非‘科班’出身,没有一个人读过相关专业。”陈巧玲没有打退堂鼓,她辞去了金融街的高薪工作,全身心投入食品安全工作中。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有很多误解,比如很多人一听到‘香精’‘色素’‘添加剂’就觉得有毒。”陈巧玲告诉记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用最直白的话进行‘科普’,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2012年,在清华X—lab计划支持下,陈巧玲与陈洪榕成立“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后升级为“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院”。“月牙多”取自中国民间对于手指甲上月牙形状的期盼:指甲上的月牙形“半月痕”越多,身体越健康。

  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档案》全书写作完成,因为经费有限,这本书最开始只能通过电子版的形式被放在“月牙多”网站上供网友浏览。

  几经周折,吉林大学出版社同意出版发行这本书,但费用需要自理。做调研的两年,陈巧玲已花光了自己十几万元的积蓄,所以书出的不多。陈巧玲说,在正式出版之前,这本书便已受到各界的关注,首次印刷的200本很快就被分光了,“根本没想到这本书能这么受欢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们和我们的书,还有不少地方的食药监部门专门找我买书。”

  陈巧玲说,她会一直关注食品安全,“接下来,我们还要分类调研,还会出版食品安全档案‘大米篇’‘有机食物篇’……”今年,“月牙多”还将在山西大梁山地区创办一所“不出门创业大学”,“我们致力于培养既懂视频制作技术,更有食品安全意识的食品从业者,特别是小餐饮经营者。”说着以后的安排,陈巧玲满脸期待。

  记者手记

  在食品安全领域中,陈巧玲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这让她的开始步履维艰。但她告诉我们,不了解的可以学,不精通的可以钻,有无数种方式,可以通向那个她想抵达的“罗马”。

  除了出版食品安全档案,她还依托“月牙多”平台,将工作延展到“不出门大学”和“O2O电商平台”等,用她的话说,这样更是为了培养“既懂食品制作技术,又有食品安全意识”的食品从业者,把这几年的努力落到实处。(李家鼎)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