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陈思良:汽车故障的“推理专家”

发稿时间:2017-01-24 11:02:0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汽车故障的“推理专家”  

  90后陈思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十足的阳光大男孩,笑容随时挂在脸上。但只要说起汽车技术领域的话题,他的老成又极像一位老师傅。

  尽管只有22岁,陈思良却已经被评为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电器调试工高级技师,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市中青年专家”“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诸多荣誉称号。

  更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他曾作为汽车技术项目国家队一员,站上了有着“技能奥运会”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

  陈思良说,从一名技校学生到进入国家队,他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热爱。

  高超技艺征服世界大赛

  2015年8月,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陈思良正在汽车技术项目比赛中努力竞技。稚嫩的脸庞让他在参赛选手中并不起眼,甚至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位年轻的小将。

  比赛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车身电器考察,陈思良回忆道:“这一项非常有难度。”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设置,这项比赛要求选手在半小时内完成小灯、喇叭、雨刮3张路线图绘制。

  “标绘图工具只有一套,有些工具平时都没用过。”陈思良心里盘算着,如果按照常规操作,时间肯定不够。

  思考片刻,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绘图工具,靠一支笔徒手绘图。

  赛场上的临时战术见了成效,凭借平时积累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实力,陈思良以11.7分夺下了该环节的单项第一,最终在41个国家的综合比拼中斩获第4名,赢得大赛优胜奖。

  如此表现和成绩一下子征服了其他参赛选手,纷纷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能够跻身国家队行列代表中国参赛,还能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技压群雄,陈思良诠释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

  小时候,陈思良就对拆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回忆说,为了研究各个零部件和工作原理,家里的电器、劳动工具、摩托车都被自己拆过。

  16岁时,他进入重庆五一技校,开始了汽车维修专业的学习。5年的学习生涯中,他是老师和同学眼中公认最刻苦的一位。尽管课程学习只有8小时,但他总是自己加时加量,每天坚持长达13小时的练习。汽车发动机拆了装、装了拆,不厌其烦地操作上百遍。

  2014年,陈思良进入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汽车电器调试工。学校里的扎实练习,已经让那些专业知识、线路、零部件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所以,虽然是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位技师,但他的技能水平很快便在团队中出类拔萃。

  为汽车做推理的专家

  陈思良的日常工作中有一项便是帮助重庆各4S店处理汽车的“疑难杂症”,而他自创的一套“问、想、修”技能秘籍,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次,一辆汽车出现了防滑灯无故亮起,导致加油无力的故障。一家4S店用了3天时间换掉了发动机线束、机舱线束等六七个零部件,都没能解决问题。陈思良接手后,并没急着维修,而是先从设备故障问题入手分析原因,一天之后,故障源被找到了——点火分缸线出了故障。

  “大部分维修人员懂原理,却缺乏综合性分析推理。”陈思良说,汽车故障分析不仅需要汽车知识,还需要结合物流、化学、动力学等知识。

  正因为有了这套秘籍,陈思良也被同事称为“推理专家”。对于这个称谓,他欣然接受,他说,排除一辆车“疑难病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推理的过程,要在复杂的汽车系统中找到每一个会引起问题的环节以及背后的逻辑。

  出色的技能水平,让陈思良刚入职两年就被破格评为高级技师,成为长安集团最年轻的电器调试工高级技师。如今,陈思良参与到编制《长安汽车电器调试开发》课程中,里面收集了很多他工作中遇见的维修案例,他还经常去往各地的长安工厂,给技术人员答疑解惑。

  他说,一名优秀的技师,不应只是技术精湛,还应懂得传承,这才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记者 黄仕强)

责任编辑:包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