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付堃:问贫立下脱贫志 交行走出个“马向阳”

发稿时间:2017-01-03 13:33:00 来源: 河南日报

2016年7月,付堃(左二)在王楼村走访贫困户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作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金融领域精准扶贫工作落地。本报今日刊发长篇人物通讯《交行走出个“马向阳”》,独家报道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派驻驻马店市正阳县王楼村第一书记付堃开展金融扶贫工作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2016年12月24日,在正阳县陡沟镇尚田村中心的空地上,一场现代豫剧《第一书记扶贫记》正在上演。

  舞台上,“第一书记”的扮演者郭林义,正带着村委会主任去一户老乡家开展精准识别。破旧的房子、漏雨的屋顶、潮湿的被褥,生活在这里的老乡却还未纳入扶贫救助范围,不禁让郭林义懊恼万分……

  舞台下,几十名村民早已准备好小马扎,聚精会神地听戏,俨然忘记了当天的气温还不到0摄氏度。当听到郭林义对着大娘一声声喊“娘!”的时候,许多村民的眼眶湿润了。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声声真情的呼唤,粗略数来,节目只演了30多分钟,大伙却流了好几次眼泪……

  郭林义说:“这个戏演了40多场,每一场结束都有群众找我。他们把我当成了‘第一书记’,希望我帮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这让我很感动。”

  郭林义不知道的是,他所扮演的“第一书记”的原型——付堃,当天也出现在了观看演出的群众当中。第一次看这部全是写自己的戏,想着近两年来的驻村经历,付堃抑制不住流下了眼泪。

  问贫:立下脱贫志

  付堃是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派驻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的第一书记。任职之前,行领导对他殷切寄语“一定要给行里争光”,而妻子却有些埋怨:“女儿正在上初中,明年就要中考;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最近又得了病。”总之一句话,不太希望他去接这个活。

  付堃有些执拗,“既然领导信任我,我就得把这个工作做好。长这么大,还没在农村待过,正好可以去锻炼一下。”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2015年8月,付堃来到了王楼村。

  来之前,付堃心里想:村子离县城只有7公里,又紧挨公路,再穷再破能差到哪里去呢?但过来的当天,付堃就“傻眼”了——这里没有任何产业,大部分村民还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盖的砖瓦房,有些村民家里还是泥地;年轻点的外出打工寻求生计,一晃几年都不回来,留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村小学桌椅破旧、屋子漏水,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在这里上学。最差的时候,学校5个年级,还不到100名学生

  ……

  来都来了,又不能轻易回去。觉得“回去丢不起那人”的付堃,决定留下来做些事情。“既然是贫困村,就要找到贫困的‘根’,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去脱贫!”

  第二天天亮,村党支部书记吴爱国喊着付堃去吃早饭。敲门,没人应。一打听,才知道他到村子里搞调研去了。

  67岁的大娘刘大偏,至今还记得付堃第一次去她家的情景。

  “还没进门,就‘大娘’‘大娘’地叫着,我当时还以为谁家的亲戚走错门了呢!”刘大偏说,“我家没有桌椅板凳,就连床上的被褥都破破烂烂的。付堃来了一点也不嫌弃,直接就着床边坐下了,跟我唠家常。问我家有几口人,收入来源是啥,家里有哪些困难。人特别随和,一点没有架子。”

  “第二次上门,他就带来了毛巾、围巾和洗衣粉。以后每次来都不空着手,看见家里缺啥就带啥过来。我有两个闺女,经常不在身边,他就像我的儿子一样亲。”刘大偏回忆说,“付堃前前后后来了好多趟,却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即便是留下吃饭,也是吃完就把钱留下。”

  64岁的李国芳老人说:“以前村干部很少到我们家里去,现在好了,付堃经常带着村干部上门,嘘寒问暖的,比我们亲戚间的走动还要多。”

  访贫:改变精气神

  一次次走访,一次次嘘寒问暖,既让付堃收获了群众的“称赞”,也让他了解到村里的实情:村班子人心不齐、队伍涣散,工作效率低、群众意见大。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领导班子该如何当好‘带头人’?”付堃想着想着,就睡不着了。他披上衣服,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王晋予谈心去了。

  王晋予比付堃早来一年,对王楼村的情况更熟悉一些。两人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付堃的心里更有底了:要想改变王楼村的面貌,必须要先改变村干部的精神状态。

  第二天,他就一个个地找村班子成员谈心。吴爱国回忆起一个细节:“付堃第一次来我家,正好赶上吃中午饭。我连忙招呼他坐下,并上前敬酒让烟。付堃皱着眉头对我说,‘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作为村干部,更得以身作则。’一句说,说得我面红耳赤。”吴爱国连忙放下筷子,跟付堃交流村里的工作去了。

  驻村不到一个礼拜,付堃就主持召开了王楼村两委会和党员干部大会。会议开得也很特别:会前,他领着村班子成员到几户贫困的家庭走访;会上,他直接抛出问题:“王楼村这么好的位置,这么多年过去了,群众为啥没能致富?”

  台下的村班子成员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没过多久,吴爱国先发言了:“群众没能脱贫,我这个支书是有责任的。”村委会主任瞿怀洲随即也说道:“我也有责任,我没能配合老吴做好村里的工作。”

  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很快,会场的气氛就热烈起来。付堃随即话锋一转:“问题大家都讲得很清楚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村干部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又是你一言,我一语,各有各的建议。很快,付堃的小本子上就记得密密麻麻。

  又过了一天,他将村班子成员分成两个小组,全部下到村里去,对贫困户开展精准识别。这一干,就持续了整整3个月,付堃也因此累病了。

  村里虽然没有产业,但人均却都有2亩多地,加上交通便利,发展种植产业可谓有独到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政策扶持,村里已经成立的富贵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怀洲家庭农场两个新型农业主体却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想到这些,病床上的付堃坐不住了。他执意要回到村里,去找村干部和村民聊天谈心,给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出主意、想点子。

  解贫:寻产业找项目

  在农民眼里,土地就是一个宝。可现实却是:不少农村的土地没人愿意种了。这是为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家里的土地交给了老年人和妇女。有的老弱病残家庭无力耕种,土地也就荒芜了,王楼村也不例外。然而,村里还有一些种地能人想扩大规模却没地种,有劲无处使。

  解决这个“结构性”矛盾,还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付堃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也是为了流转村民的土地,调整种植结构。在流转的过程中,还要跟村民做好解释工作,不是要收回你的地,而是相当于‘租’地,按年结算租金。”

  按照这个思路,外出打工家庭的地流转出来了,贫困户的地也流转出来了,紧接着新的问题出现了:地有了,该种啥呢?

  付堃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又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和村班子成员反复讨论:“小麦、玉米收益低,不好种;相反,现在城里人普遍对绿色蔬菜和无公害瓜果需求量大,搞特色种植前景广阔。”

  同时,付堃反复告诫合作社社员,不能一窝蜂种同一作物,到时候市场行情一变损失可就大了。在种植的过程中,他还经常邀请农业专家过来现场指导。

  采访期间,记者走进王楼村富贵种植合作社,占地近百亩的塑料大棚在冬日的田野里很是显眼。大棚内,绿油油的芹菜一畦一畦,长势喜人;火红火红的辣椒挂在枝头,惹人喜爱……

  “合作社现有社员30户,其中26户都是贫困户。同时,每天在这里干活的贫困户也有十几个。流转完土地的他们,靠采摘辣椒一天也有近百元的收入。”富贵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秦富贵告诉记者。

  “这还只是合作社一期的规模。”付堃心里已经盘算好了扶贫的“下一步棋”:二期再流转300亩土地,“盘活”村里的坑塘等闲置资源,发展特色养殖,鼓励村民开“农家乐”。以后这里既可以采摘瓜果,也可以钓鱼养虾,乡村旅游也能发展起来了。

  家庭农场的发展,付堃也是忙前忙后。他联系了省农科院和驻马店市农科院的专家来王楼村实地考察,并邀请他们在这里进行良种培育。同时,结合正阳县“花生种植大县”的优势,农业专家还指导家庭农场开展了高油酸花生的示范种植。等到明年,200亩高油酸花生就会在王楼村开花结果。

  “相比普通花生,高油酸花生的附加值高很多,一公斤可以多卖七八块钱。不但价格上贵了一倍,亩产也更高。”瞿怀洲对此信心满满,“明年,家庭农场还要带动32户贫困户脱贫,光常年用工的贫困户就有一二十户;同时,家庭农场起到的示范作用,还能带动更多村民种植高油酸花生,帮助他们致富。”

  新型农业主体要发展,资金是关键。付堃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的王楼村,就是个典型案例:没有资金帮扶、项目带动,集体经济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为了帮合作社协调资金、拉项目、找政策,付堃省市县乡多头跑。扶贫办的同志笑称:“你来了也不换身衣服,还是一身农民装扮,一点也不像在省城工作的人。”付堃每次都一笑回应:“只要能拉来资金和项目,天天这身打扮都行。”

  治贫:精准帮扶到户到人

  正阳县的农业合作社有上百家,但是能做到分红的,王楼村还是头一家。

  2016年12月12日,在王楼村富贵种植专业合作社分红大会现场,村里所有的贫困户都领到了300元钱和两袋化肥,个个笑逐颜开。

  贫困户张景说:“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农活都干不动了,还能领到分红款。”更让她没想到的是,与其结成帮扶对子的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工作人员,第二天就来到了她家,不但送去了慰问金,还给她孙子买了价值2.5万元的教育基金,解决了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

  这一想法,正是付堃提出的。王楼村63户贫困户中,有27户属于因病因残致贫,光发展种植产业带动他们脱贫还不够。落实中央提出的让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还需要进行“精准帮扶”,避免脱贫后再返贫的现象发生。付堃告诉记者:“村里的资金有限,帮扶贫困户时有心无力;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也要有所作为。两者对接起来,‘精准帮扶’不就实现了嘛!”

  经过付堃的“牵线搭桥”,2016年5月,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下属的26家党支部和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结合每一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帮扶:贫困户邹大伟有养猪经验,省行公司部党支部出资近万元,买了3头母猪让他养,明年就能生下小猪仔;贫困户李小香患有胆管结石,手术需要大量费用,帮扶对子协调资金1万多元,帮助她解了燃眉之急;贫困户张永松腿部有残疾,省行郑东新区支行出资,送他参加厨师培训学习一技之长……

  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付堃的身体却越来越差。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他,饭前饭后都要吃药。

  2016年5月,由于付堃的病情再度加重,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专门派车过来接他回郑州看病。没想到,这一消息很快在村里炸开了锅,不少贫困户以为付堃一走就不回来了。他们聚拢在村委会大院,拦住车不让走,一个贫困户还连声埋怨村支书吴爱国:“为啥让这么好的书记走,我们还指望他带着大家奔小康呢!”

  群众自发拦车的场面,让吴爱国十分触动。他连忙大声回应群众:“付堃是回家看病的。看完病,他还会回来的!”群众这才知道原来付堃不是真的要走。70多岁的王大娘端来热气腾腾的饺子,非让付堃吃完再走。看到这一场景,在场的村民和交通银行的工作人员都感动的流泪了。

  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付堃看来,带领群众脱贫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群众脱贫后还要致富,精神文化生活必须得跟上。”

  为此,他多方筹措,给王楼村协调了45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今年,村文化广场就建起来了。到时候群众就能和城里人一样,有地儿跳广场舞、唱戏了。”付堃告诉记者。

  在他的带动下,村领导班子的作风也有很大改善。如今在王楼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吴爱国负责的王楼村主干道硬化工程今年即将完工,而且将全部安装上路灯;瞿怀洲负责的自来水工程已经通到村里,家家户户再也不用去井里打水了……在付堃看来,王楼村还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建成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富裕村。

  如今在王楼村,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广为流传——“交行王楼手牵手,政府百姓心连心。产业带,交行帮,共同致富奔小康。”

  “付堃同志任王楼村第一书记以来,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吃住都在村里,确实是真扶贫、扶真贫。王楼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与付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表示。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单增建说:“付堃在王楼村的所作所为,与交通银行‘拼搏进取,责任立业,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一脉相承。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过程中,交通银行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协调贷款资金、组织定点帮扶等多种措施,助力全省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现代豫剧《第一书记扶贫记》的编剧杨红卫也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看来,不论是密切干群关系,还是产业扶贫跑项目,亦或是基础设施建设要资金,付堃的所作所为都令其敬佩和感动。

  杨红卫说:“我不但要继续把剧本写好,同时也希望这部豫剧能到省城演,能到更大的舞台演,让更多的父老乡亲知道驻村第一书记不仅有电视剧里的‘马向阳’,还有我们身边的付堃。”(记者 郭戈 李俊 通讯员 范念全 全权)

责任编辑:姜宁(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