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父子“接力戈壁”:红色基因在传承,长征火种在延续

发稿时间:2016-11-04 00:00:00 来源: 解放军报

  2003年9月,申金元收到刚下连的儿子申林波的来信。看着信封上熟悉的部队地址,他不由得热泪盈眶,回忆自己在雷达站的一幕幕场景,激动得整晚睡不着。

  1978年12月,卡车载着申金元和战友,在泥泞道路上一路驰骋,越走越偏远。下车那一刻,眼前的景象给了申金元一个下马威: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矗立着几栋简陋的营房,周围是一望无垠的沙海。

  入冬的戈壁滩沙石漫天,凄厉的寒风瞬间就能刺透身体,这让从小在南方长大的申金元很不适应。但这一点儿也吓不倒申金元,那时他就认定,一定要在戈壁大漠走好自己的军旅人生。

  入伍第三年,申金元当上了连队代理司务长。雷达站驻地常年干旱,采购物资的卡车遇上风沙肆虐,只能一个月出去一次,新鲜蔬菜在连队成了稀罕物。他积极与驻地联系协调,从数十里外的农场拉回可以种菜的泥土,从牧民那收集羊粪、牛粪等肥料,向茫茫大漠要“绿洲”。在他和战友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新鲜蔬菜自给自足。“菜地第一次收获时,大家很激动,想使劲儿吃又舍不得,一个个捧着看了半天。”回忆当时场面,申金元记忆犹新。

  1982年,申金元因编制所限未能如愿转为志愿兵,带着遗憾回了老家。2001年,儿子申林波刚满18岁时也参军入伍。

  入伍第一年,申林波就作为新兵尖子被上级抽调进行操纵员专业训练。“当兵就当最好的兵”。他带着父亲的嘱托,每天晚上加班学习,自学《航空雷达原理》《电子装备维修技术及应用》等专业书籍,成绩很快名列前茅。培训结束,申林波被评为“优秀学兵”。

  巧合的是,申林波下连时被分配到父亲战斗过的雷达站。当得知这就是父亲当年所在连队,他兴奋之余,内心升腾起一股自豪感、使命感。他说:“小时候,每次听父亲聊起戈壁滩战天斗地的火热场景,我都会被深深吸引。如今我继承了父亲的志愿,更要加倍努力。”

  “雷达兵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我们的长征时刻在路上。”这是父亲常对申林波说的一句话。近些年,雷达站装备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但申林波一直没有放下操纵员口报项目。是父亲的叮嘱时刻激励着他:随时准备打仗,战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好方法好手段不能丢,为了打胜仗,始终留一手。他刻苦钻研总结的“快速口报法”,模拟录取空情全屏干扰不漏一批,帮助许多战友提高了训练成绩。

  如今雷达站焕然一新,申金元当年开辟的菜地上建起了温室大棚,官兵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军旅15载,申林波取得一连串足以令父亲骄傲的成绩。

  80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这支军队注入了长征精神的红色基因。今天,申金元和申林波同样以坚定信仰和顽强斗志,接力走好两代人的长征。红色基因在传承,长征火种在延续,这条路上,他们并不孤单。(郭靳 王安)

责任编辑:秦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