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鑫青年”志愿服务队:守护绿色北京的“森林卫士”

发稿时间:2016-11-03 00:00:00 来源: 中工网

  守护绿色北京的“森林卫士”

  ——记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鑫青年”志愿服务队

  在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鑫控股),有一支“鑫青年”志愿服务队。与美国白蛾为敌,这是他们选择奉献爱心的方式。“鑫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每年都会组织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其中,美国白蛾治理项目是近年来的重点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针对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青年志愿者的参与达到普及环保知识、保护环境、受到教育的目的。

  防“外敌”成工作重点

  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幼虫食性很杂,被害植物主要有白腊、臭椿、法桐、山檀、桑树、苹果、海棠、金银木、紫叶李、桃树、榆树、柳树等。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的习性,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危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2003年9月北京首次监测到美国白蛾。

  “其实,成立‘鑫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想法早就有了,但在选取项目上我们却很慎重。”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社会上的志愿活动有很多。学雷锋、敬老活动、去孤儿院探望孤儿……类似活动已经开展很多了,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所以志愿队在成立之前,负责人就一直在思考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

  因此,青年志愿服务队在选取项目时很慎重。他们结合自己企业的资源尝试了多种不同方式,包括成立青年突击队,顺鑫控股都有着自己的特色。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事件,顺鑫集团在企业内部立即开展互助活动……哪里出现问题,哪里需要志愿者,消息一经发出,一支由爱心职工组成的志愿队就会及时成立,出现在救援现场。就这样,顺鑫控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防治美国白蛾的工作一直是志愿队的工作重点,而且这项公益活动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良好企业文化。

  鑫青年志愿队成立

  “我们加入防治美国白蛾的公益活动时,美国白蛾已经来北京好多年了。当时,出现问题后林业部门就发动了他们自己的力量,主要通过相关的绿化队、林业队来抵制美国白蛾的侵害。后来,一些社会力量才加入,我们也是这个时候加入的。”鑫青年志愿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美国白蛾的危害特别大。在国外它有天敌,来中国之后就没有了天敌,于是它们大量繁殖。美国白蛾一过,一棵棵树木就死了,倒了。起初就是为了留住北京的一片绿色,想做一个志愿服务活动,后来没想到竟然坚持下来了,还做出了品牌,做出了效果。”

  顺鑫控股有一个绿色度假村坐落于潮白河的东侧,坐拥三千亩平原,三千亩林场;而且在李桥还有一片林场,这里成了美国白蛾繁殖的理想区域。“虽然这片林子不是顺鑫控股的,但是‘吃水不忘挖井人’。顺鑫作为受益者,我们要保护好这片林子。”负责人说。那么谁来做这项工作呢?考虑到林场的人数本就不多,而度假村又属于服务性企业,如果从工作岗位上抽调一些职工来做这件事情就会影响度假村正常的生产经营。这时就需要有大量的志愿者来做这项活动。于是,顺鑫控股第一时间在企业内部发出了通知——征集志愿者。

  “公益的、绿色环保的志愿者服务项目,要在几月几号在什么地方……通知发下去后,立马就有职工加入了。第一年,就有几十人参加防治美国白蛾的活动。”负责人说。

  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这项活动,于是在干活之前,顺鑫控股还专门对职工志愿者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在大家明白了这次活动的意义,以及操作重点后,便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

  防治美国白蛾选用的是生物防治的办法——释放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是一种优势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对美国白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敏感,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素有“森林小卫士”之美誉。

  除美国白蛾,在自然界中还可寄生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如榆毒蛾、柳毒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大袋蛾、国槐尺蠖),能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周氏啮小蜂虽然个头不大,比小芝麻粒还小,但作为美国白蛾害虫天敌,它们会吸尽害虫蛹内的全部营养,将其“斩草除根”。 一个啮小蜂,能够消灭一个美国白蛾,它们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一刻不停地寻找白蛾的蛹去吞噬。然而它们的寿命却很短暂,犹如昙花一现。

  五年悉心守护林场

  从2011年开始,以防治美国白蛾为主的“鑫青年”志愿服务队已经成立五年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职工自愿加入了服务队行列。“我们有好多队员都是从第一年一直坚持到现在。”负责人说。

  每年7月份是美国白蛾等害虫的繁殖期,需要人工将装着蚕蛹的蚕茧挂在树林中。一个个蚕茧包裹着胀鼓鼓的蚕蛹,而蚕蛹中则孕育着密密麻麻的周氏啮小蜂。自然温度下,在蚕蛹内蛰伏已久的周氏啮小蜂醒来,争先恐后地,寻找着躲在树木上的“美食”。

  将蚕茧挂在树上也是一项技术活,需要志愿者们用大头针将蚕茧固定在树干上,而且不能钉得太低。因为第一如果钉太低的话,不利于周氏啮小蜂的成活。还有就是可能被游客发现,因为好奇而破坏,或者是被其他动物吃掉。所以一定要钉得高点。“我们大家都是举着胳膊,将蚕茧用大头针固定在树上。

  但这个姿势按一个两个还行,但我们要按一下午。干完后,好多志愿者的手都流血了。后来,我们都想着要不找块石头来砸,但也不容易。首先这林场都是沙土地,石头不好找;其次是找着了不好用。大头针太小,一不小心就砸在手指头上了,所以大家只能用手摁。”负责人赵一田说。

  慢慢地,大家都有了经验、有了乐趣。“由原来的实干,现在变成了巧干。我们找角度,因地制宜,将蚕茧按在树缝里。而且相互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还因此加深了彼此的交流,促进了工作。”负责人赵一田说。

  如今,每年7月防治美国白蛾的消息一经发出,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了。由于蚕茧在24小时之内必须挂在树上,所以一到目的地,职工们便进入了紧张的忙碌中……

  每年,“鑫青年”志愿服务队能放飞约九千万周氏啮小蜂,这些周氏啮小蜂就是他们的环保梦,带着他们的绿色梦想飞向北京每一片树林。每年他们因为美国白蛾而聚,为留住绿色北京而聚。(杨琳琳)

责任编辑:秦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