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永忠”值守的维修大师

发稿时间:2016-10-24 19:45:00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走进长安汽车江北发动机厂的“张永忠”工作室,眼前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改良后的发动机零部件。外行看来似乎差别细微,但用起来,作用却很大。这些小零件的改良,都出自一名普通的发动机维修工之手。他就是张永忠。

  从木工成了“维修大师”

  在长安汽车人眼里,张永忠可是公认的“发动机维修大师”。对机器多看一眼,他就能知道少不少零部件;感受一下汽车尾气的温度和气味,他就能对“运转是否正常”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再听一听发动机的轰鸣声,他就能判断有什么问题。在大家眼里,张师傅“神了”。不过您可能想不到,这么专业的“大师”,可并不是科班出身。

  1983年,刚刚退伍来到长安汽车的张永忠被分配到了当时的31车间,成了那里的一名木工。转年,由于他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勤学好问的钻劲,经领导和同事们推荐,他才从木工岗位调离,开始从事汽车发动机的组装调试工作。从此,便与发动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正值公司研发发动机之初。刚开始的时候,张永忠看着满地的零部件,感觉就像进了菜市场,却不认识地上都是些什么菜。从辨识零部件学起,装配、调试、维修,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他从一个个螺钉干起、从基本的零件名称学起,装配、磨合、调试,不分工种,什么都干,为长安汽车第一台“江陵”发动机的点火成功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时光如梭,30多年来,从最初的“门外汉”,到今天的维修专家,张永忠“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经他手调修好的发动机已经数不清有多少台,但始终不变的,是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关注细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技术改良中,一颗小螺钉、一件小工装,他往往都要反复设计、试验、修改,直到最优。30多年来,张永忠参与技术攻关70余起,获得国家专利3个,直接创造经济价值5000余万元。而由他总结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法——看外观、闻尾气、听声响和找原因,不仅是工友们争相学习的“绝招”,还被命名为“重庆市职工精典操作法”,并在全国汽车行业推广。为长安汽车品牌质量提升、中国汽车动力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改良创新,带“全能团队”

  张永忠不仅是技术能手,还是创新的排头兵。别人解决不了的事儿,他就能解决。

  在一次技术交流中,张永忠发现G系列气门间隙调整合格率低,严重影响生产速度。为提高生产效率,他首先找到日本厂商询问,是否可以提供调整气门间隙的专用工具,但对方提出需要将相关部件资料运回日本本土进行开发,且不保证完全解决问题,价格也相当昂贵。这让张永忠非常愤慨。

  日本人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张永忠决定自己做研发。设计、画图纸、试验、修改、再推翻重来……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摸索,一个又快又能保证质量的专用工具、工装终于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其装配合格率达100%,报废率为零,不但突破了生产瓶颈,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这次之后,张永忠的名气就更大了,每天上门求助的人络绎不绝。张永忠说:“技术这个东西保留是没用的,技术要给别人解决实际困难才能体现它的价值。”面对大家的求助,他有问必答。为了让自己多年经验练就的技术技巧为大家所用、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产值,他还与公司数十名年轻员工签订了“名师带高徒”的配对协议,亲手带出了一支熟练掌握发动机调修技术的国家级全能团队。

  “我就是一名维修工,只要拿起扳手,心里就欢喜、就踏实。”张永忠说。30余年的专注与坚守,张永忠做到了人如其“名”——永远忠于职守。“不管哪一行,只要尽力把自己干的工作干到最好,就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文/刘畅)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