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正琴:乡间路上的“微笑信使”

发稿时间:2016-08-25 00:00:00 来源: 中工网

  在贵州省施秉县甘溪段的山水间,无论是二级柏油路还是半山腰的羊肠小道或是村里的田埂上,你总能看到一个骑着摩托车、唱着欢快小曲的乡邮投递员,村民都叫她“老朱”。

  老朱身上有很多伤疤,她总开玩笑说是“骑车不看路摔的”,其实是因为男士摩托车本身就很难骑,更何况还是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所以老朱就有了个习惯:骑摩托车时必须带头盔和手套,寂寞或者害怕的时候就唱歌。

  她就是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施秉县邮政局甘溪段乡邮投递员朱正琴,“风雨无阻,骑车跟男人一样快,哪怕只有一份报纸也投递!”

  风雨无阻的送信人

  老朱的工作从早上7点分拣报刊邮件开始,不过她住在乡下,所以每天6点不到就得起床往县城的邮局赶。

  和收件人打电话联系好“交货”地点,老朱就要骑着摩托车上邮路了。她每天要送上千份包裹和信件,负责16个村寨的邮递业务,服务人口2.7万多人。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从施秉县城到递送点,往返100多公里,大部分是泥巴路、沙石路,有时还需要走水路,老朱大多数时间要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间盘旋。这辆老式摩托车的公里计数器早就坏掉了,同事帮她估算了一下,12年里她相当于一个人骑车走了12趟二万五千里长征。

  老朱车开得很快,山路又不平坦,在途中摔倒擦伤时有发生。因为投递范围广,她不开快点就送不完邮件。“忙不过来!”这是老朱最常说的话。

  而一些摩托车到不了的地方,就得靠老朱徒步送信。沿着崎岖山路一走5公里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冬天,骑着摩托车在寒风中穿行,衣服再厚也会钻风。有时,她便将手放在摩托发动机上取暖。但老朱从不懈怠,风雨无阻走进每个村,每一户。遇到下雨、下雪山路太滑,男同志都不敢骑车,女儿总是问她:“妈妈,今天不去了吧?下这么大的雨!”老朱却总是说,“哪能说不去就不去,就是下刀子也要去啊。”

  很多平信地址写得不清楚,查起来也没有凭据,老朱完全可以不管,但她却和每个村的村主任联系上了,“他们比我熟悉人啊!每封信件,都要送到村民手上。”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有一次,单位里来了个年轻的男孩,原本是安排接老朱班的,老朱就骑着车带他去送信熟悉业务,回来的时候男孩就退缩了,“山路那么陡,我坐在摩托车后面都害怕,朱姐还老跟我说:你看风景好美!”

  就是这么一份男人都不愿意干的工作,老朱却是放弃了轻松舒适的生活换来的。在做乡邮投递员之前,老朱是自家村上的一名代课老师。村上从学前班到六年级的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她。因为“朱老师”语文教得特别好,歌也唱得好听。

  就在2004年7月的一天,负责投递朱正琴所在小学的乡邮员告诉她:他考上大学了,不能再为乡亲们服务,问朱正琴能不能接下他手中的接力棒,因为他很信任朱正琴。

  老朱也很犹豫,她喜欢教书,但这条路上的邮件投递工作不能停下来。当邮袋搭在摩托车后座那一刻开始,老朱说她就有了一种莫名的荣誉感。

  进局之初,她的工资是260元,摩托车是自己的,油是自己加,丈夫替她不值,“在学校代课一个月有400多元钱,并且还有假期,离家也近。做投递员一天天日晒雨淋的,道路都不好,一个女人家骑车在外多危险。”但老朱就觉得,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一定不能辜负前任投递员对她的信任。

  不能辜负那份信任

  每天迎着朝阳出门,回家却都是晚上七八点以后,一年365天,也只有大年初一、初二两天假期。

  危险更是时有发生。老朱记得2007年12月的一天,她赶往一个叫飞水岩的村子送一封法院专递。冬天的小雨总让泥巴路变得湿滑。由于是从没去过的村子,她只好一边走一边问,临近目的地时,一段只有1米多宽、全是石头和坑洼的陡坡岔路让老朱吃了大苦头。路太窄,坡太陡,地面滑,一侧的堡坎下是近百米的深沟,速度提不起来,摩托车不断地熄火,她也不断地摔跤,有两次差点还下了坎,惊得她一身冷汗。

  但这12年乡邮路上,老朱快乐地工作着。客户家在哪里,朱正琴的摩托车就驶向哪里。因为她不能辜负了那一份份信任:

  ——“爸、妈,你们好,6年没有看到你们了,女儿想你们……”老朱长期帮助不识字的乡亲念信,读完这封信时,她也跟着那对老夫妇一起流泪了。这是老人们唯一的女儿外出打工并远嫁他乡后写来的第一封信!6年间,女儿杳无音信,两位老人担心她出了什么事,在越来越绝望的日子里,老朱为他们捎来了平安。

  ——农忙时节,老百姓都不在家,朱正琴只好把邮件直接送到田间地头。一些村民没时间进城,就委托她帮忙取存款,捎带东西,有买菜的、买水果的、买农药的,她的摩托车简直成了流动的便民百货店。

  朱正琴说,乡邮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承载万家亲情,因此工作虽然艰苦,却依然快乐。(记者 彭文卓)  

责任编辑:秦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