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创业功臣”路万里 做强自己的“绿色化学之梦”

发稿时间:2016-08-25 00:00:00 来源: 河北日报

路万里正在河北的创业热土上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绿色化学之梦”。

 

  路万里和永清华茂科研团队的成员在一起。

  阅读提示

  他祖籍河南,生于广东,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在加拿大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美国硅谷从事了8年的新药研发——42岁以前的人生轨迹里,原本与河北毫无交集。

  他曾是由教育部、科技部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十年前带着被业界专家普遍看好的获奖项目归国创业之初,却屡屡被各地“婉拒”门外。

  他“误打误撞”地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河北小镇办厂,扛住了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价格打压,用十年时间,从行业内的“鲇鱼”变身为国际市场举足轻重的供应商,被当地评为“创业功臣”。

  他险些因为发展规模受限而远赴外地,却在签约前三天与沧州渤海新区“一见钟情”,最终选择扎根河北,做大做强自己的“绿色化学之梦”。

  他,就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路万里。他说,河北已经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人物名片】

  路万里,制药和精细化工领域专家。1996年获得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到2006年在美国硅谷从事新药研发工作,2007年归国创立永清华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13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现为国家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组专家。

  偶然里面看必然:河北的位置也可以办成“硅谷”,要盯紧京津的科创项目、科创人才“搭窝”

  记者:虽然您现在是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河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还担任了河北省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可您在42岁回国创业之前,与河北一点交集都没有。是什么使您选择了河北?

  路万里:坦率地讲,原本我来河北创业,是个偶然。

  我祖籍河南,生在广东,在北京读书,后来到加拿大深造,在美国工作,以前真是跟河北没有过一点关系。而我当初选择河北的原因很简单:我父母住在北京,既然回国了,我想离他们近一点儿,最终就选择在廊坊永清的后奕镇创办了永清华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可是把我当初这个相当偶然的选择,放到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回看,这里面反映的其实就是河北的区位优势。

  我在美国硅谷工作的时间比较长。硅谷现在有两个核心区,一个以斯坦福等高校为中心,专注科研、孵化;另一个离斯坦福大约一两个小时车程,专注孵化项目的产业落地。

  对比看看,北京中关村这样的人才高地,不就是由北大、清华等高校奠定的基础吗?那离中关村一两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在哪里?河北嘛!

  所以河北应该用好这个区位优势,盯紧京津的科创项目、科创人才,等京津科创园区孵化出了“小鸡”,河北负责给“小鸡”搭好“窝”,把高新技术项目、人才吸引到河北来。

  记者:可是现在一提到“化工”,很多人会首先联想到环境污染。您别是把污染给我们带过来了吧?

  路万里:(笑)永清华茂是一家生产药物中间体的化工企业,但我们不排污。这也正是我这个项目的最大亮点。

  药物中间体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一直是个让整个行业头疼的问题。我是搞“绿色化学”的——这是最近十几年国际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利用“原子经济性”等理念,从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从而实现过程与终端的“零排放”或“零污染”。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005年前后,我在硅谷工作期间,形成了一些用“绿色化学”方法制备药物中间体的想法。当时我向身边的一些专家讲解了自己的思路,但他们大多只做化学、化工或药学单一领域的研究,基于自身学科知识判断,认为我的思路尚不成熟,哪怕做一个产品出来,至少也需要20年时间。

  这样的周期,国外企业是没信心给我投资的,于是我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

  记者:20年的研发周期确实太长了。

  路万里:事实上真正做起来,远远没有他们想得那么难——这些年我们的科研团队基本保持着每两年出一个产品的速度。

  2006年,我通过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一位教育参赞,了解到教育部、科技部要联合主办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的消息,就报名参赛,最终获得了一等奖。我的获奖作品,正是后来永清华茂的第一个产品双吗啉二乙基醚。

  也是因为这次参赛,当时的北京油化精细化工研究所注意到了我的项目,使我不仅得到了投资,还借由研究所的平台,做出了一些样品寄给了欧美的几家企业试用和检测。外方反馈认为,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质量标准。

  记者:据说您是2006年12月25日获奖,2007年1月1日就回国了。

  路万里:的确。到那个时候,就很能够理解前辈海外学子“学成之后立即归国”的那种迫切心情了——虽然这离我拿到硕士学位已经过了整整十年了。

  落地生根看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是起步时“其貌不扬”,但后劲儿十足

  记者:十年前您初到河北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永清县的后奕镇当时也名不见经传,怎么选了在这么个地方起步?

  路万里:当时哪是我选人家啊,是人家选我。(笑)

  我起初到各地推介我的项目,跑了几十个地方,人家一听投资额只有500万元,都很客气地把我“请”了出去。那段时间我看各地的招商报道,宣传的都是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当时的热点是上大项目,跟它们比起来,我这500万元确实有点像“蚊子腿上的肉”啊。

  2007年年初,我又参加了一个在京举办的招商会,结果连县一级都没看上我这个项目。就在我准备离开会场时,永清县后奕镇当时的党委书记范振军把我拉住了。了解了我的项目后,他说:“我们镇正在规划一个产业功能区,您来我们这吧。”就这样,后奕成为了我创业之梦开始的地方。

  等到了镇里才知道,我们是这个产业功能区里的第一家企业!(笑)

  记者:从硅谷“空降”到一个农业小镇上,不会一点磨合都没有吧?听说企业刚投产的时候,连工厂附近死棵树,村民都要来找您说道说道。

  路万里:是,当时村民们听说新来的企业是个化工厂,都担心有污染,对企业的戒备心很强。

  从我的角度讲,要打消村民的疑虑,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了解永清华茂,了解我这个人!

  我招聘了当地村民到永清华茂工作,他们慢慢了解了企业真的不排污,回到家后自然就跟街坊邻里们解释了。有时候我也把村民请到企业里来坐坐,聊聊养生之道什么的。有村民生病需要吃进口药,我去美国的时候就顺路给买回来。企业也会拿出些钱给镇上修路、架路灯……就这样一点点拉近了我们的关系。

  记者:现在我去后奕镇,当地人都说您是他们的“眼珠子”,他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您和企业。

  路万里:(笑)我们在知识产权、生产技术方面确实有一点保密的要求——所以我经常和朋友说,村民现在像当年支持八路军一样支持我。这些年永清华茂在后奕发展得不错,我也在河北结交了很多朋友。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河北人踏实、厚道,对这里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记者:包括您的科研团队,也是海归与本土人才的结合?

  路万里:目前永清华茂的核心科研团队成员有1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4人、本科生5人——这5位都是2007年建厂之初我从河北省内高校招聘而来。大家合作得很愉快。

  记者:内部磨合顺畅了,企业的外部竞争有没有压力?

  路万里:在我们的第一个产品双吗啉二乙基醚进入市场之前,美国一家排名世界500强的企业,已经凭借技术优势PK掉了多家生产双吗啉二乙基醚的传统企业,占据了这一产品的全球垄断地位。

  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达到了每吨20万元,我们进入后,他们一下把价格压低到3万元一吨,想用价格战把我们挤出市场。我们也以3万元的价格应战,结果没多久,他们反而出局了。因为他们的实际成本是每吨四五万元,我们只有两万元。就这样,永清华茂打破了这个企业的垄断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牢牢站稳了脚跟。

  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出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消除三废的“绿色化学”制备方法,并成功制备出7种高附加值的药物中间体。而且,由于产品纯度高、制备成本只有传统工艺的30%到40%,我们的产品现在要么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市场垄断,要么已经在国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记者:小镇里崛起一个大对手。

  路万里:这就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往往起步时“其貌不扬”,但后劲儿十足,能以传统企业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

  再比如无锡,2000年引进了一家做药物研发外包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药明康德。这家企业当时只有200万元资金——比我们还少!(笑)而无锡市政府当时补贴了企业500万元。

  这500万元换来的是什么呢?仅仅4年之后,药明康德就为无锡市实现年利税一亿多元,如果再算上围绕药明康德聚集而来的上下游企业,总纳税额有十多亿元。所以说高新技术企业一旦爆发,所产生的能量就像原子弹爆炸一样。

  记者:听说您还帮后奕做起了“红娘”,为镇里的产业功能区又引来了3家高新技术企业。

  路万里:其实我牵线搭桥只是一方面,企业选择来后奕主要是看到我们永清华茂在这里发展得不错,对这里的政策、环境感到“有底”。

  比如我在清华大学的老师、粘合剂领域专家赵世琦教授,他创业的企业也是一家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粘合剂主要用于军事、航天等重点领域。2010年他来我的企业参观之后,很快就决定把当时在北京的企业迁到后奕来。最近又有一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私下里向我了解河北的政策。

  我的感受是,现在高新技术人才创业越来越多,大家最关注的,还是落地对接的政策。要引这样的“金凤凰”,应与传统企业区别对待,有必要为高新技术企业量身定制招商政策。

  现在北京地价高,河北如果能提高工业用地中预留给高新技术企业的土地指标比例,再把地价适当降一降,制造一个价值洼地,对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会很有吸引力。

  做大做强看对接:抓住本次海外技术人才的回国创业潮,将是河北转型升级的大好机会

  记者:今年是您到河北发展的第十个年头,您现在已经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生物医药专家委员会专家和国家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组专家。可以说十年时间,您个人和企业都已经上了台阶,机会比以前多多了。去年您选择把企业的二期项目建在沧州渤海新区,这又是出于什么考虑?

  路万里:与我最初的偶然选择不同,二期项目落户沧州渤海新区是我反复权衡之后,综合考量了土地、交通、区位、人才、政策等多个因素后才决定的。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企业的壮大,产品增多,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因为利润可观,甚至还有同行找上门来要做我们的中介代理。但因为我们在后奕厂区面积有限,产能不足,产品只能一家卖给一点儿,哪个客户都“喂不饱”。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上规模。

  我在后奕时间长了,跟当地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不想搬离。但因为土地指标有限,只能另找地方开辟二期项目。2014年跑了一整年,我的考察范围甚至从华北扩大到了东北,才找了一个还算合适的地方。

  当时我还有三天就要跟那里正式签约了,这时候河北工业大学的一位朋友强烈建议我去沧州渤海新区考察一下。没想到这一去,彼此“一见钟情”,不到一个月,我就和渤海新区签约了。

  到今年年底我们的二期项目就能开工,到时候不仅产能可以扩大几倍,新产品也可以投入生产了。我很有信心,给我五年时间,我们的企业将是另一番景象!

  记者:渤海新区为什么这么吸引你?

  路万里:从硬件上讲,首先是有土地,地价也有优势。渤海新区全区2400平方公里土地,有1300平方公里可以放项目,其中800平方公里是重度盐碱地,500平方公里是工业用地,地价比较低,而且对高新技术企业有补贴。

  其次是交通便利,有廊沧高速,下了高速就到渤海新区。还有就是产业配套完善,化工是这里的主导产业之一,我们二期项目生产用的原材料,特别是不易运输的气体都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它的区位也很巧——离北京220公里左右。

  记者:那从软件上讲呢?

  路万里: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渤海新区的政策是对路的。渤海新区在招商政策上,就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做了区分:传统企业的投资门槛要达到1亿元以上;而高新技术企业,只要技术领先,投资额只要100万元以上就可以。这样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就不会和我当年一样,因为投资额小吃“闭门羹”了。

  记者:看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意识和做法都要与时俱进才行啊!

  路万里:是这样,渤海新区已经有了主动对接高层次人才的意识。现在渤海新区和北京的科创园区互动很频繁,北京很多科创园区的企业到渤海新区考察,都相中了那里。渤海新区规划出8平方公里,现在正在建设承接北京科创项目的“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

  这种发展前景我比较看好。我既然已经把河北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就愿意为这种对接做一点工作。

  记者:据说渤海新区去年年底派代表参加了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就是您提供的会议消息?

  路万里:据我所知这个交流会是目前各地引进留学归国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去年渤海新区派代表去了,我特地给他们引荐了几十位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代表们回来后一直说收获很大。

  现在渤海新区在“走出去引进来”方面正越来越主动。今年5月,他们还为第十一届“春晖杯”面向全球留学生在线答疑交流活动提供了会场,这也是让全球有创新创业意向的留学生认识河北、认识渤海新区的好机会。

  记者:您是首届“春晖杯”一等奖得主,到现在“春晖杯”都已经要办第十一届了,这一代有意回国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同十年前您回国时的具体情况又有很大不同了吧?

  路万里:应该说他们在创业上更为理性。

  十年前,我们或许还可以靠感情、靠一点创业扶持资金甚至安家费留住人才。但现在高新技术项目融资已经变得非常容易,创业启动资金已经不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它们更关注的是未来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机会。

  记者:各地为什么这么“疯狂”地抢人才?

  路万里:一个大的背景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一股海外技术人才的回流潮,它使很多海外优秀学子选择回到国内发展。

  这批人才回来了,去哪个省?高新技术人才讲究聚集效应,哪个省份现在吸引的人才越多,将来就会更多。当下很多省份都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拼命地抢。河北也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主动出击,这将是河北转型升级的大好机会。

  记者: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我省提出了要加快领军人才引进,造就一批具备全球视野、勇于改革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的现代企业家。省里专门出台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措施。

  路万里:我省的这些改革举措是很及时的,我也受邀参加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很受鼓舞。当前河北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的。同时,河北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越来越好,对于海外回国的学子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河北,将是创新创业的大好舞台。(记者 李冬云)

责任编辑:秦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