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张欣:直面生死考验“朝阳群众”身边的禁毒警察

发稿时间:2016-09-20 00:00:00 来源: 中工网

  张欣说:“某种意义上,让一个涉毒人员健康地回归社会,比抓住一个毒贩让我们这些禁毒警察更有成就感” 

  对于老百姓来说,对禁毒警察的了解大部分是从影视剧、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禁毒警察的真实工作是什么样的,现实是不是比电视剧更加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呢?

  张欣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禁毒警察。在10年的禁毒工作中,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和个人三等功各1次,个人嘉奖9次,2015年在人民大会堂,作为北京市的全国禁毒工作唯一先进个人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可以说,这样的成绩,张欣是用命搏出来的。

  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有4599名警察因公负伤,438个民警因公牺牲。而禁毒警察牺牲的人数是其他警种的4.9倍,受伤情况更高达10倍。

  记者讲了采访的一个小细节,张欣说,“抓捕前经常得到情报,说嫌疑人有枪,随身带刀,还可能有艾滋病。涉毒人员吸食毒品过后非常疯狂,抵抗也十分激烈,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遇到这种情况也没办法,就是死我们也得去。”讲完之后,张欣想了一下说,这样说得有点过激。所以最后改成了“明知道会有流血牺牲的情况发生,但能退缩吗?”

  的确,禁毒警察这个工作的危险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不受毒品侵害,保一方平安,张欣们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不仅危害吸食者自身,还危害其家人、危害整个社会。为了天下无毒,为了社会安宁,我们需要更多的“张欣”。

  2016年7月31日,星期天。在北京市朝阳公安分局禁毒中队指导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欣的办公室,记者没见着本该叠成摞的奖状,却被书柜里各色药物的包装盒吸引了: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劳累性心绞痛)、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缓解血管紧张)、藿香清胃胶囊……

  “到岁数了,快成药罐子了。”面对记者的偶然发现,张欣两眼眯成一条缝,淡然地笑着。从警26载,在重案队等多个部门干过,最后来到禁毒中队,追索、缉拿各色凶残的犯罪分子。不曾想,这位资深警察笑起来却似小孩般腼腆。

  随时上演的“惊险时刻”

  说起毒品,人们很容易将其与亡命之徒联系起来。禁毒民警赤手空拳与歹徒殊死搏斗,涉毒人员吸食毒品过后的疯狂……对普通人而言,这些只是出现在电视银幕上的画面,而对于张欣来说,这样的惊险时刻随时都会上演。

  2010年,在顺义区的一次抓捕行动中,张欣就被一把上膛的左轮手枪顶脑门了。“当时我和市局的两个同事根据事先摸排的线索找到犯罪嫌疑人居住场所,先把房间里的嫌疑人控制住,蹲守另一名嫌疑人。突然,门一推,来了,我们上手抓他。他一看,不对劲,本能地往后撤步。我们说,‘别动,警察’他却紧接着掏东西,刚开始以为掏刀子。他后撤,我也一错,两人中间空出一段距离,枪一掏出来正好顶住我的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抓枪脖子(枪管),然后开始夺。”“不怕他开枪吗?”“怕能怎么样,你把门关上?”事后,回到警局一试射,枪打响了。“如果说,当时反应不快,或者说动作不坚决,会发生什么不敢想象。”

  张欣告诉记者,自己从事禁毒工作快10年,体会到,禁毒警察区别于任何一个警种,在抓捕犯罪分子过程中,抵抗也是最激烈的。因为《刑法》规定,贩毒50克及以上就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但,你能说这事儿太危险我不去?我们抓捕前经常得到情报,说嫌疑人有枪,随身带刀,有病。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在事先做好预案,该抓得抓,明知道可能会发生流血牺牲,但你能退缩吗?张欣半开玩笑说,“因为我们这种工作性质,在保险公司上保险,禁毒警都得贵一些。”

  “朝阳群众”这张双层网

  2007年10月的一天,如往常一样,根据线报,张欣带队抓捕一涉毒嫌疑人。待毒品买卖交易完成,实施抓捕过程中却出了意外。“抓他!”侦查人员一拥而上,“这小子手上有东西,”最靠前的侦查员张航(化名)一个箭步反扭住嫌疑人想抹自个儿脖子的手。不好,出血了,张航的手被划开了一道口子。原来,嫌疑人不光是贩毒,平时还偷偷摸摸,日常外出常在指头缝里夹一把刮胡刀刀片,一方面方便作案,另一方面也为逃避打击。事后确认,这位嫌疑人是三期艾滋病重度感染者,腿部都已经开始溃烂了。

  “如果说当时让嫌疑人先用刀片划了自己,然后带血的刀片再划到我们的侦查员,那么被艾滋病感染的几率基本达到90%以上,后果不堪设想。”张欣说,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后怕。为保险起见,张航去医院做了检查,吃了1年的药物,对身体的损伤不可估量。

  “有毒贩知道自己有病,抓的过程中,故意咬你;抓捕过程中被刀扎伤;对毒贩围追堵截被车猛撞,这些事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工作时的危险,张欣表示很无奈,“即使事先防范再严密,也防不胜防。”

  在张欣看来,有着390余万常住人口的朝阳区,毒情不容乐观。 2015年,涉毒刑事案件就有600多起,抓获涉毒人员2200多人。如今,贩毒分子手法也越来越狡猾和隐蔽,毁灭证据链的手法更是层出不穷,人毒分离,邮寄毒品、网付毒资……

  整个朝阳区有43个街乡,近470平方公里,分局禁毒中队的警力却十分有限。现实状况决定了禁毒必须依靠“朝阳群众”这张大网。张欣告诉记者,近些年,涉毒线索里有近60%是市民提供的。

  毒品是什么?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人吸食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状态?除了打击毒品犯罪,在日常,张欣也常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协调民警下基层、进社区去给老百姓办讲座,让居民对毒品有直观的认识。“别小看这些事咧,‘朝阳群众’的队伍越壮大,涉毒分子的生存空间就会越小,生存也会越困难。”他感慨地说。

  除了提供办案线索,还协助警方编织一张安全大网。张欣认为,“朝阳群众”这张网的另一层价值在于帮助吸毒人重新融入社会。“某种意义上,让一个涉毒人员健康地回归社会,比抓住一个毒贩让我们这些禁毒警察更有成就感。”与吸毒人员的多年接触经验告诉张欣,吸毒者本身有很强的自卑感。一旦染毒,很难戒除。用业内的说法就是“一日吸毒,终身戒毒。”他坦言,戒除吸毒人员的“心瘾”需要自身强大的自控力,而离开了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大网,吸毒人员很容易产生被社会抛弃的孤独感,进而自暴自弃,成为不稳定因素。

  能承诺的是退休以后……

  “说说你自己吧。”张欣乐呵道,“还行,就是太忙。“有节假日吗?”“有啊,不执勤,不抓毒,就可以休息。”闲聊中,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加入禁毒中队后,10年了,张欣只离开过两次北京。一次是2015年有关部门组织前往广东一周,一次是2013年单位组织去云南学习。

  “我们家,就我和我爱人两个人。”聊起家庭,张欣看似平静的回答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年轻时,工作忙,爱人当时也在外地工作,就没要小孩。一晃岁数大了,就不打算要了。”张欣说,爱人知道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但也难免发发牢骚,“一天到晚不回家,干嘛呢?有这么忙乎吗?人家也没天天你这样。”“行啦,别说了。这么多年,还说。”这种时候,并不占理的张欣往往通过“发脾气”来平息矛盾。“不能老解释,只好靠假发脾气制止了。”他告诉记者,每次这样过后,心里真觉得挺对不住妻子。就安慰自己,等退休以后吧,一定好好陪陪她。

  2016年6月11日,这一天,对于张欣而言是黑色的。李江波,这个坐在他办公桌对面9年的副队长走了。“晚上11点出的事。赶到医院,大夫说脑干出血,U干,最深处,没法抢救。”深夜,离开医院回家时,张欣差点没找着回家的路。

  “我现在还老是恍惚,觉得他没走。原来他坐我对面,研判案情时,他在那头说,我在这边改,因为工作我们俩也红过脸,也乐过,互相安慰过,谁不痛快了就一起出去喝个小酒。突然间一个大活人就没了。”

  那天去他墓地,我说老江波子,咱俩还说退休以后,再讨论这些年咱俩工作里的对与错,爱与憎……说着说着,这位一米八几的大汉眼眶湿润了。“人这辈子很短暂,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做好当下,虽然累,虽然乏,虽然有些时候比较无奈、痛苦,需要自己去化解。这要靠着自己内心那种强大的定力,摔倒了,站起来。”又一次,同事眼中略显严肃的张队,哽咽了。(记者 黄康)

责任编辑:秦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