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郑立谋:拥有赤子之心的开拓者

发稿时间:2016-09-21 13:46:44 来源: 人民日报

图为郑立谋与公司员工交谈。 资料图片

  在厦门耕耘8年的郑立谋,是个有故事的人。

 

  8年,有人定居国外、乐享生活,他却执意回国、艰辛创业;8年,有人安于现状、半途而废,他却埋头研发、锐意进取。这就是郑立谋,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开拓者。

  毅然回国创业

  拿出多年积蓄

  2008年,年过半百的郑立谋选择回厦门创业,这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

  翻开郑立谋的履历,优秀是最直观的感受。1982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师从我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汪德耀教授;同年赴法国里昂第一大学深造,成为改革开放后较早的一批留学生;1992年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著名跨国药企工作……而2008年选择回国创业之前,郑立谋在美国一家知名生物制药公司担任研发部主管要职,薪水优渥,生活富足。

  功成名就之际,郑立谋为什么选择暂别妻儿和家人、抛下安稳的生活?“我们这代人,带着祖国百废待兴的期望走出国门,有着强烈的强国梦想。”郑立谋说,“经过在美国生物医药界近20年的积淀,我深刻感受到中西方医药领域的差距,回国创业的想法也愈加坚定。”

  由此,一个聚焦于肿瘤个体化分子诊疗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厦门呱呱落地。“公司取名艾德,英文名Amoy正是厦门的英文名。”郑立谋说,公司名称蕴藏的深意,正是他报效祖国的不变初心。

  然而,带着一腔报国热情的郑立谋,很快就遇到了现实中的重重挫折。

  创立公司时,与郑立谋接触的投资方承诺给予4500万元资金,其中一期1400万元。然而,公司运作不到一年半,不仅后期资金没有到位,投资方更要撤离一期资金。

  “当时,个体化分子诊疗还是一个新兴领域。投资方认为短期内出不了成效,便想着撤离。”郑立谋说,当时公司首批产品正进入到研发最后阶段的关键时期,资金链的断裂却为发展前景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面对困难,郑立谋拿出破釜沉舟之心。“没有钱,那就自己上。”他拿出多年的积蓄,为了企业倾家投入;还有缺口,那就借。凭借多年人脉,他四处奔走,讲解自己的技术与理念。终于,企业的资金窟窿补上了,艾德终于渡过创业之初的难关。

  打破国外垄断

  走在行业前端

  今年7月28日,艾德与德国科技巨头默克公司签署了一项全球合作协议。这个双方合作的结直肠癌检测项目中采用的液体活检,正是基于艾德自主研发的技术。这标志着艾德已达到行业公认的国际领先水平。

  8年间,从白手起家到行业领先,郑立谋取得的成绩是引人瞩目的。“我们从事的肿瘤精准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场医疗革命,是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郑立谋说,是先进的理念带来了耀眼的成绩单。

  何为肿瘤精准治疗?不同于传统毒副作用巨大的化疗,精准医疗通过对肿瘤基因的精确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肿瘤精准医疗既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可以避免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减少无效治疗、错误治疗等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郑立谋介绍,艾德的产品正是为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检测筛选、实现精准治疗的第一步。

  “公司成立伊始,此类技术被跨国公司垄断,产业化和市场开拓面临重重困难。”郑立谋说。

  无休止的实验,建立、推翻、再建立、再推翻。在漫长而枯燥的煎熬之中,在无数次惊喜又复失落之后,笑称自己是“疯子”的郑立谋带领着团队,先后研发出国际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彻底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

  “技术必须走在行业最前端,才有话语权。”郑立谋说,目前艾德已研发出20余种肿瘤个体化分子诊断产品,是同行业中产品种类最丰富、最齐全的企业之一,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拳头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是只有另一家德国公司能够竞争,真正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国际领先。

  自己承担机票

  义务跨国任教

  回国创业的原点,始于2008年;郑立谋投身祖国医疗事业建设的拳拳之心,却远早于此。

  1993年,郑立谋尚在美国工作。彼时的厦门大学校园里,就不时能看见他的身影。“在美国时我常常与国内同行交流,发现当时国内医疗事业相当落后,技术水平与国外有很大差距。”

  郑立谋回忆,几十年的国外学习工作经历,让他对制药工业特别是生物制药领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国际制药行业的动态和发展。“我认为自己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国内的学生们讲讲课。”

  没有任何工资补贴,甚至连跨国机票都必须自己买,从1993年开始,郑立谋就这样自掏腰包兼职厦门大学教授,为学生义务上课直至今日。

  2006年,应厦门大学邀请,郑立谋与其他4位留美校友共同创建了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填补了厦门大学的学科空白,成为如今小有名气的厦门大学药学院的前身。随后,针对国内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差的桎梏,他又参与组建了国内首个转化医学中心,打造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科研与产业并举的新兴基地。

  郑立谋的无私奉献,助力培养了一批我国急需的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制药企业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加强高端人才建设、推动医疗事业发展,更成为公司始终坚持的核心目标之一。

  “跟着郑立谋老师,不仅能看到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更能学习到坚韧、无私的信念。”厦门大学毕业的阮力博士与企业一起成长,如今已是公司副总经理。同他一样,如今郑立谋旗下团队已有400多名员工,其中博士和硕士就有8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在本土成长起来的。

  依托愈发厚实的人才队伍,郑立谋对未来充满信心:“目前,我们正抓紧布局新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未来,我们将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 

责任编辑:张泉(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