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凌云:创办本地重症医学科,奋战医疗战线三十年

发稿时间:2016-09-12 09:27:42 来源: 中国文明网

  “我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虽然常常面对危险,但义不容辞。”凌云常常这样说。平实的言语,和蔼的笑容,瘦瘦的身板,这就是同事们眼中的凌云。

  2015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凌云带领着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漂亮地打了一场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的英文缩写)阻击大胜仗。在凌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中国首例MERS患者顺利康复出院。“一开始的确担心自己会被感染,但我是医生,我的职责就是同患者齐心协力战胜病魔。”凌云说,而这场疫情阻击战也是他30年行医生涯的一个缩影。

  疫情就是命令 他临危受命打赢病魔阻击战

  2015年5月27日深夜,凌云在家接到医院通知称发现一例韩国籍MERS疑似感染者。这是我国首例输入性MERS,虽然之前并没有研究过该病例,但凭借专业素养和敏感,凌云立刻意识到这名疑似MERS患者的危险性。他迅速赶回医院,腾出单间负压隔离病房,调配各种传染病防护用品,制定MERS防护流程。28日凌晨2点多,医护人员就迅速接收了该患者并立即组织救治。

  对于这种新型病毒,凌云面临最紧急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病毒扩散,如何保障医护人员免受感染,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治疗。尽管省、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来了,凌云仍然心情沉重。但面对病死率高达40%多的MERS,凌云没有退缩,病人来到科室的时候,他第一个走入病房。

  凌云(右)向院领导提交抗战MERS决心书。图片来源:惠州日报

  每一天,凌云不断跟踪患者病情,了解病人数据变化,反复与国家级、省级专家们讨论、调整、完善诊疗方案。最紧张的时候,他连续28小时没有休息,实在困得受不了,就坐在椅子上打个盹,都没空躺下来休息。

  5月31日,韩国患者金某入院后的第四天,突然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这是凌云最担心发生的事情。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假如病情进一步加重,他只能顶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插管。而一旦插管,病人的肺部便与外界直接相通,病毒将会随病人的呼吸大量散布在病房的空间,大大增加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所幸,在科学、严密的监控治疗下,患者的病情慢慢得到好转,没有插管。

  经过30天精心治疗,韩国患者于2015年6月26日上午顺利出院。凌云带领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付出,创造了医护人员零感染、住院病人零感染、社会百姓零感染的佳绩。

  从零开始 他率先创办本地重症医学科

  目前,惠州救治危重症病人的医疗水平处在全广东省前列,但很多人不知道,14年前惠州医学界在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2001年,惠州市还没有一家医院设有重症医学专科。“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加强护理病房……那个时候全国在重症医学方面还没有统一的名称。”凌云回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决定率先在惠州建立重症医学科。曾在神经内科、老年病科担当重任的凌云成为重症医学科科室带头人的最佳人选。“一切要重新开始,包括学习新的专科知识。重症医学科在惠州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就连当时广东省内比较先进的医院也还在摸索建设中,能否成功建立和发展科室还是个未知数。”凌云说。

  面对这份重任,当时已有15年工作经验的凌云重新做回学生,他奔赴北京中日医院进修,参加临床实习。进修期间,他基本上天天呆在病房,就像一位刚毕业的住院医生,他还与中日医院的年轻医生一起值班,深得带教老师的好评。

凌云在重症医学科室,这是他创办并奋斗十几年的“战场”。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在重症医学中,有一项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重症监护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活,它需要把针管从患者的脖子和大腿根部插入,操作风险极大。在北京进修期间,为了多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每次遇到这种任务,凌云总是主动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各种器材。他凭着勤奋的表现,争取到很多次实践的机会,并很快掌握了这项重症监护的关键技术。

  原本6个月的进修时间,凌云只用了4个月就完成全部的学习实践任务。返回惠州后,凌云立即在医院组建团队,半年时间就把惠州首个重症医学科建立起来了。

  2002年2月,凌云带领团队建科后接到第一个病人。当时患者因重症肺炎动了手术,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这是极危重病人,稍有不慎患者就会丢掉性命。面对这个大难题,凌云和同事们通过心肺复苏、补液、容量复苏、器官功能保护治疗等方法,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的救治,终于让患者转危为安。这一次救治可以说是“一炮打响”,从此,重症医学科也成为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口碑、技术都响当当的科室。

  不放弃不抛弃 重新选择他依然会当医生

  2002年5月,凌云第一次给一名病人插管,这让他至今印象深刻。当时,他在给一名肺部重度感染的患者上呼吸机,虽然戴了口罩,但还是被痰液喷了一脸,幸好痰液中没有致病传染源,不过事后凌云还是有三天吃不下饭。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最终转危为安,这让凌云非常欣慰。此后,每当需要上呼吸机,凌云依旧亲力亲为。

  重症医学科创办以来,凌云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曾经有一位患禽流感的病人,病情非常严重,需要多次上呼吸机,然而病人家属却非常不配合,多次要求放弃治疗。面对这样的患者和家属,凌云始终不放弃,他无数次沟通患者家属,同时还亲自守候在病人床边指挥团队会诊治疗。经过2个月的救治,病人终于过了危险期,患者全家都被这位不放弃不抛弃的好医生感动了。

凌云(右一)正在和同事讨论诊疗方案。图片来源:惠州日报

  对待工作,凌云如此拼搏执着,对待家人,他却心怀愧疚。凌云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了。有一次,家人买了电影票想和他一起看电影,但影片刚开场,他就跑了。因为,医院有病人正在等他救治。凌云说:“当医生很辛苦。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当医生,因为将病人治愈后的那份喜悦,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

  作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凌云这些年来先后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禽流感等疫情的战斗,多次受到上级医疗主管部门的表彰。然而,面对荣誉,凌云却很淡然,他常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