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许嘉炯:给水工程的“启明星”

发稿时间:2016-08-31 09:14:00 来源: 解放日报

  或许你了解应对太湖蓝藻事件的各方努力,但你并不一定知道这背后的功臣之一,许嘉炯。近年来,由这位年轻的“70后”负责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重大市政给水项目建设,屡屡获奖。由他主持完成了近400万立方米/天规模的净水厂设计项目,受益人群约1500万人。对一位工程师而言,每一个参与过的项目,都会如数家珍。许嘉炯也是如此,思维敏捷,对答如流,言简意赅,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对做过的项目,获得的荣誉,他总是轻描淡写。

  “我做的,都是应尽的责任。”他说。

  肯吃苦,保质量

  2008年汶川地震后,许嘉炯主动报名参与援建:“觉得需要我,我就去了。”那时正值7月,许嘉炯所在的都江堰市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余震不断。他所负责的上海援建都江堰西区水厂EPC项目正是用于支撑全市供水的主力军。为了现场踏勘和确定总体方案,许嘉炯带领团队在这块随时可能发生房屋坍塌的危险之地,愣是待上了好些日子。“当时也没觉得苦,而且城市基础设施恢复很快,几个月后就好了。”许嘉炯轻松地说。

  都江堰地形差异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巨大考验。但许嘉炯从没说出一个“难”字,信心十足。水厂坐落在一块坡地,中间还穿插着一条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沟。许嘉炯想方设法,利用地形的坡度做了三个台阶,水沟则被改造成一条“护厂河”,泄洪、灌溉两不误,还意外地收获了防盗功能。“当地水系肯定不能破坏,再说这条水沟历史非常悠久了。”许嘉炯说,“有了这条护厂河,厂里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原有设计方案中沉淀部分考虑采取预沉池和斜管沉淀池,许嘉炯通过对实地调研,用平流沉淀池来代替预沉池和斜管沉淀池,优化了总体工艺流程; 为了让水厂能够节能运营,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采用分压供水措施,并允许用水低峰时重力供水运行。在许嘉炯和团队的努力下,都江堰西区水厂于2010年顺利竣工,并于2013年获得了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颁发的工程总承包铜钥匙奖。

  由于拥有过硬的技术,许嘉炯和团队所完成的项目质量自不用说。“扛着市政总院的牌子,技术当然要保持领先。对于具有重大技术挑战的水厂,我都会要求采用的处理工艺在5年以内是处于全国先进水平,10年之内不会落伍。”许嘉炯很有信心。嘉兴南郊水厂工程竣工后,先后接待全国各地同行前去参观,获得了行业一致的高度评价。

  爱科研,能钻研

  在给水行业工作21年的许嘉炯被人称为“科技启明星”。“科研上他是一点也不放松。”同事这样评价他。

  许嘉炯喜欢科研,也特别能钻研。他带领研发团队,立足工程设计,牵头完成“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开发与研究”、“太湖下游河网微污染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主要参与人,还完成了上海市政总院与同济大学合作的“863”课题——“太湖流域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和与浙江大学合作的国家十一五水专项“长江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水专项”。他主要负责撰写的 《翻板滤池设计规程》、《住宅二次供水设计规程》等规范,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保持上海市政总院在国内给水行业的领先水平。先后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项。

  作为全国给水委员会秘书长,许嘉炯不仅仅满足于自身的技术发展,他总是活跃在各类大型学术交流会。中日水处理交流会、饮用水安全控制技术会等学术会议,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为的是促进行业的技术交流,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

  前些日子,上海市政总院成立了综合管廊专项技术中心,许嘉炯开始不遗余力地搞起了综合管廊的BIM设计研究。“我们想建立一个属于上海市政总院的综合管廊三维设计平台,把时下热门的BIM设计模式进一步推进与深化,让设计手段能够再提升一级。”谈到未来的规划,平日里笑盈盈的许嘉炯有些严肃:“我是总院的副总工程师,这就是我的责任。在技术和质量上面,我们不能掉下去,在设计手段上不能落后。上海市政总院的金字招牌,我们得扛起来、传下去。”

  许嘉炯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多项重大市政给水工程项目设计,先后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优秀咨询奖等20余项。曾获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员、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记者 戚颖璞)

责任编辑:张泉(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