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暖男医生”余德钊:在他诊室里常有孩子咯咯笑

发稿时间:2016-08-29 09:32:00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余德钊。 南方日报记者 万稳龙 摄

  儿科被称为“哑科”,患儿很难说清楚病情、又怕看医生,而且医生风险高、压力大、收入偏低,所以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儿科荒”。但在广州,却有一位出了名的儿科“暖男医生”,从医30年,患儿们不仅不怕他,还喜欢去看他,诊室里经常能听到咯咯的笑声。

  这位患儿口中的“余伯伯”,就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任余德钊。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跟随余医生出诊,求解他的行医之道。

  给孩子画幅画 扎手指不哭了

  “你知道龟兔赛跑,乌龟为什么跑在前面吗?”余德钊一边问小患者,一边用手中写病历的圆珠笔在白纸上画着。寥寥几笔,一幅龟兔赛跑图就画好了。“为什么呀?”小患者盯着医生的笔好奇地问。“因为乌龟穿了溜冰鞋呀!”余德钊又在乌龟的脚下画上了“溜冰鞋”。小患者开心地笑了。

  儿科患者,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哭闹不止,余德钊总有“绝招”。画画是他安抚3—5岁小患者的拿手“武器”。“给孩子们画一幅画,他们扎手指就不哭了。”

  7岁的小患者君君得意地告诉记者,“余伯伯给我画了四幅画,有小鸡踢足球、猫咬狗,还有海豹顶球。”不少小患者拿到画就不哭不闹了,有的还把余医生的画夹在本子里收藏起来。在余德钊的老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孩子们回赠给他的画作。

  余德钊还有很多与患儿交朋友的办法。在问诊前,他总是先跟孩子打招呼说说话,夸夸他们,“妹妹今天裙子真漂亮!”他还会跟小患者们捏捏手、击击掌、按按鼻子,本来紧张恐惧的小患儿顿时就放松了。

  问诊七八分钟 不开“大处方”

  不开“大检查”“大处方”,听诊器和手电筒就是余德钊常用的“法宝”。他说,一些有需要的小孩会拍片诊断,但一般还是使用最传统也是最好的办法,如手电筒、听诊器、压舌板等。至于处方,有患儿家长说,开一个星期的药,每张处方也不超过100元。

  张先生的孩子今年7岁,一直打呼噜,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多家医院的医生建议做手术。张先生希望不动手术就能治好,最后找到了余德钊。

  “腺样体肥大是小儿的常见病,疗程比较长,西医可能会选择手术治疗,而吃中药副作用不算太大,一旦消肿,腺样体就不会堵住喉咙打呼噜了。”余德钊给孩子仔细制定了治疗方案。一个月后,孩子的腺样体红肿消除了,不影响通气,也基本不打呼噜了。前不久,张先生一家给余德钊送来了锦旗。

  余德钊的病人都很“长情”,一家子都来找他看病。一直在他这里看病的不少小患者,长大后成为家长,又带着他们的小孩来看病。

  他每周都要出5天半的门诊,从8时到18时多,一天门诊下来要10多个小时,除了喝水和去洗手间,他都是一刻不停地接诊。4月份儿科高峰期,他一天要看约百个病人。但余德钊坚持每个患者至少问诊七八分钟,“这是我的习惯,该听该看的环节不能省。”开完药,他还要详细叮嘱家长们,这些中药什么时候吃、如何熬制、是否可以放糖……

  市民孟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体质虚,常找余医生调理,有一天孩子说,长大了就要当余伯伯这样的好医生。听到这,余医生幸福地笑了。(记者 李秀婷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责任编辑:张泉(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