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大国工匠郭凯:装载机上练就“一抓准”

发稿时间:2016-08-28 09:12:12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拉铁矿石的大货车装载量约为40吨,青岛港工人郭凯把装载机抓取误差控制在20公斤左右,作业误差仅为两千分之一

  【身边的大国工匠】装载机上练就“一抓准”

  在电视节目上,他成功挑战用装载机点烟花,惊艳全场。同样是在全国电视观众见证下,他又成功地在1分钟之内用装载机打开30个啤酒瓶盖,获得了吉尼斯总部的认证。

  与著名劳动模范、北京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抓准”神似,青岛港前港公司流机队工人郭凯也书写了装载机上的一个“传奇”。

  凭感觉一次抓取想要的重量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来到青岛港一处矿石码头堆场。远远望去,一座座小山般的矿石堆组而起,巨无霸一样的大货车穿梭在矿石堆间。

  把矿石从堆场里装卸到大货车上,装载机是最主要的“工具”。郭凯的工作看似简单,却硬是把作业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了极致。

  对于让自己在全国电视观众前一举成名的抓取技术,郭凯很自信:“我每次抓取重量都在10吨左右,很少会有失手的时候。”来铁矿石堆场拉货的大货车装载量通常为40吨,按照每斗10吨计算,郭凯只需抓取4斗即可完成装卸。

  反复揣摩练习下,郭凯把抓取的误差控制在20公斤左右。对于一般人来说,20公斤是一个比较大的误差,但相对于40吨的总量,作业误差要求已经达到两千分之一。郭凯说,自己在心里架起了一杆秤,凭感觉就能一次抓取想要的重量。

  一次清舱作业中,工作进行到一半,郭凯觉得手上的感觉不对。郭凯从铁矿粉中发现一条近半米长的钢筋,他下车捡起来放到车内,并向调度员汇报。“这条钢筋要是被门机抓斗抓走的话,在皮带上向堆场输送货料时会造成皮带撕裂。”郭凯解释,如果工人同样没有发现这类异物,不停下来而是加油门的话,也极易造成船损。

  多年来,郭凯和工友合作创出科研成果60多项,获得5项国家专利。他也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郭凯清舱作业法在公司推广后,以前完成一条20万吨矿船清舱作业,需要12个小时,现在可以节省至少1个小时。青岛港先后22次创造矿石接卸的世界纪录,郭凯清舱作业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练技术“走火入魔”

  练就绝活儿绝非一日之功。郭凯也坦言,刚工作那会儿,他每天除了在码头上练习,下班回到家也会拿着筷子不停比划。用他妻子的话说,就是“走火入魔”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的时间,郭凯就练成了过硬的驾驶技术。凡是他清过的舱,可以减少人工清舱量上千吨,相当于30名职工一天的工作量。

  “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看不得一点浪费。”每次郭凯看到工友们狠踩油门就心痛,他琢磨出了一套工作法:开动装载机、抓取铁矿石、平行高举抓斗、把铁矿石倒入车厢。

  4个看似简单的步骤,其中却蕴藏着郭凯探索出来的“独门秘籍”:每个步骤后面都凝结着郭凯对角度、重量和方向的判断。将每个环节标准化之后,严格控制好每次抓取的方向和重量,不但工作效率越来越高,还大大节省了油耗。

  同事曾经帮他算过一笔账,郭凯操作的装载机一上午大约能抓取110吨铁矿石,油耗仅需85升,一年下来一台装载机能节省油耗28万元。按全队20个装载机计算,郭凯节油法能为全队节省成本560万元。

  生产中的“小鲁班”

  不仅干活认真,郭凯还是一个工具发明家。他和工友乔仑一起,搞了60多项发明创新成果,其中5项获国家专利,在港口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他也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作“小鲁班”。

  “窍门满地跑,就看找不找。”有一天,郭凯看到技术主管要将刚刚更换下来的润滑油倒掉。这些润滑油看起来清晰透亮,太可惜了!

  能否做到按质换油呢?郭凯明白,这件事风险很大,如果按照厂家规定使用,车辆出现任何问题都与司机无关;但如果按质换油,万一出了问题,那就是司机的责任。而按质换油,最关键、也是最难的环节就是油质检测,这对只有初中学历的郭凯简直是个天大的难题。

  在一不懂技术、二没有图纸、三没有样本可借鉴的情况下,郭凯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看书、画图、查资料,不断地摸索……

  一天,他在家里看妻子炸鱼后,把剩下的油过滤后再倒进油桶里。这让他灵机一动,润滑油能不能也采用这种办法呢?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造出了这套检测设备,通过4级沉淀、过滤、检测,达到标准的油便可以二次利用,一年就节约润滑油费用30多万元。

  对于让他一举成名的挑战装载机开啤酒瓶、获得吉尼斯总部认证一事,郭凯说:“装载机开啤酒瓶虽然不在工作范畴之内,但这项技艺的练成对工作大有裨益。”在他看来,练习开瓶盖,不仅对方向、速度以及重量的把握更加精准了,“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技艺就会更上一个台阶。”(中工网记者 杨明清)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