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为社区义诊的银发天使

发稿时间:2016-08-21 10:15:33 来源: 经济日报

  对不少家长来说,给孩子看病是一件难事:专业的儿童医院很难挂上号,私立的儿科医院又不让人放心。可对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胜古庄社区的家长来说,给孩子看病却享受了VIP待遇——这里有一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老专家夫妻,定期参加社区义诊,为社区里的孩子免费体检,28年来从未间断。

  这对深受居民尊敬的医生夫妇就是已86岁高龄的孙筠友和彭俊周。

  28年社区义诊

  孙筠友和彭俊周家里挂着很多照片,其中有不少是与邻居的亲密合影。

  “这是小于,在美国读博士!是我们社区里的‘有为青年’!”孙筠友翻看着照片,指着一名帅小伙骄傲地说。小于一家和他们二人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义诊中,当时3岁的小于由于身体不适,被奶奶带去检查,但年幼的孩子却说不清哪儿疼。孙筠友用手轻轻按压孩子的腹部,发现有反跳力疼痛现象,多年的经验让她判断孩子患上了潜伏性阑尾炎。

  在她的建议下,孩子被及时送去医院进行手术,术后安然无恙。如今,在外求学的小于每次回国都会看望他的“孙奶奶”,并深深鞠上一躬,表达对她的感谢和敬意。

  这样的情况,孙筠友和彭俊周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

  上世纪80年代,孙筠友和彭俊周相继回到北京,孙筠友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彭俊周在和平里医院继续从事临床工作。1988年,孙筠友退休了。她主动找到社区,希望能参加社区的医疗活动,为社区里的孩子做免费体检。彭俊周也在工作之余,时常参与医学宣传讲座,并为社区居民义诊。

  随着社区范围的扩大,胜古庄社区和胜古北社区的住户越来越多,最多时,孙筠友每年为百余名儿童进行义务体检。

  在一次义诊中,孙筠友发现,一名患哮喘已3年的5岁女童很有音乐天赋。问及孩子喜欢的音乐,家长的眼泪夺眶而出。孙筠友看出她的难处,和老伴商量给这个孩子一些资助,并帮助她治病。

  经过几年的治疗,孩子的顽固性哮喘痊愈了,长大后考入音乐学院声乐系。她常来看望孙奶奶和彭爷爷,并不时为他们高歌一曲。

  目前,两位老人的志愿服务已持续了整整28年,在这段几乎等同于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漫长时间里,两位老医生分文不取,也从未间断义诊。

  30年东北行医

  别看孙筠友和彭俊周满头银发,气质儒雅,一派老知识分子的书卷气,当年他们可都是热血青年,东北的冰天雪地也丝毫没影响他们的满腔激情。

  1949年,孙筠友和彭俊周就从各自的家乡奔赴东北上学。当时还不认识的二人都选择了学医,选择了大连医学院,也牵起了他们之间的缘分。

  “就像‘红灯记’里唱的那样,我家的‘表叔’也多得数不清!”孙筠友笑着说。中学时,她曾帮助在北京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母亲与叔叔、阿姨们传递情报,小小的她穿梭在京城的很多角落,发传单、送信件,为革命奉献力量。

  孙筠友母亲是妇产医生,她受母亲影响,从小就对生命充满敬畏,于是选择了儿科医生这个专业。

  彭俊周所在的中学学风很好,青年们很关心政治。年轻的他希望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最终选择了学医。

  二人成为我国第一届医科类大学生,毕业后,他们留在东北从事医疗工作,一干就是30年。

  老两口天生一副热心肠。孙筠友记得自己值夜班时曾遇到一个患败血病的孩子,但当时医院血浆不足,急需血源。她二话不说,挽起自己的袖子就给孩子献血,保住了孩子的生命。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献了血之后还继续上夜班呢。”孙筠友说。

  从医30年,孙筠友挽救过无数孩子的生命,当年经她诊治的不少孩子都叫她“干妈”。在她心里,这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作为儿科医生的一份责任。

  “身后”将捐献遗体

  除了照片,老两口的家里还珍藏着两件“宝贝”。孙筠友起身,从客厅抽屉里取出了两份遗体捐献协议。

  “我们年轻时学医,知道解剖课上缺少人体标本的困难。我们希望能在去世后,为医学尽最后一份力量。”彭俊周说。

  4年前,两位老人找到医学科学研究院,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几个孩子都非常支持,他们也考虑在‘百年’之后捐献自己的角膜、遗体。”孙筠友说,孩子们的态度让他们很感动,愈发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有价值。

  “我们信仰科学,更信仰共产主义!”彭俊周表示,人生在世要珍惜生活,有所作为,去世后还可以通过这种特殊方式为社会作贡献。

  本报记者 佘 颖

责任编辑:赵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