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用生命诠释当代军人职责 ——追记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原班长张楠

发稿时间:2016-07-28 14:16:00 来源: 经济日报

  (图一)2014年10月,张楠在北京特警学院参加集训。

  (图二)2007年7月25日,张楠正在为战友们示范摔擒动作。(资料图片)

  (图三) 英姿勃发的索马里警卫小组队员合影。

  (图四)战友迎接张楠灵柩归来。 (资料图片)

  “如果祖国需要,我就是一颗上膛的子弹,时刻准备着战斗。”这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原班长张楠赴索马里维和出征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他在冲锋向前的道路上拼尽最后一滴热血,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诠释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2015年7月26日,张楠在中国驻索马里使馆执行警卫任务时,不幸在恐怖袭击中罹难,年仅28岁的年华定格在异国他乡。

  “使命永远重于生命”

  2015年2月,张楠以全优成绩从500多名备选人员中脱颖而出,随队进驻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成为一名使馆警卫战士。

  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素有“恐怖之都”之称。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鲜血、尸体、残垣断壁,不绝于耳的枪声、爆炸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死亡气息,还是让张楠和战友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驻索马里使馆大使韦宏添至今难忘张楠的救命之恩:“到达索马里的第三天,我们外出开展外事活动,张楠第一次随行执勤。经过一个检查站时,前面引导车突然向前蹿了一下,当地武装人员立即调转枪口,一枪打在车厢挡板上。就在那一瞬间,张楠果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我,同时做好战斗准备。”

  事后,韦宏添大使问张楠:“索马里这么危险,每天都和死神打交道,你怕不怕?”张楠回答说:“军人的语言里没有‘怕’字。为祖国的利益战死沙场,是军人的最高荣誉。”

  提起自己的班长张楠,赵团军几度哽咽:“4月14日,使馆附近枪声大作。担任机动警戒任务的张楠当机立断,迅速发布袭击警报。然而,就在他观察敌情时,一颗流弹穿过玻璃,击中他的左胸。”

  “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胸前已被鲜血染红的张楠躺在担架上,还不停地对我说,保卫使馆的安全重要……”警卫小组组长王蓬勃泪水模糊了双眼,“医生发现,子弹射入张楠的胸腔,距离心脏不到1厘米”。

  武警山东总队司令员李苏鸣痛惜地告诉记者,张楠手术后,他第一时间打去慰问电话告诉张楠:“总队党委已决定另派队员接替你的工作,你需要回国接受治疗。”张楠却在电话那端激动地说:“报告首长,我要继续留在这里战斗!”第二天,总队党委就收到了由张楠口述、战友代笔的请战书。张楠写道:“作为军人,使命永远重于生命。我已经做好随时为祖国外交事业献身的准备。”

  手术后第3天,张楠为减轻战友警卫任务负担,执意出院归队;第16天,张楠忍着伤口剧痛,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第28天,他就重返执勤岗位,和大家并肩战斗。

  赵团军说,张楠恢复训练的时候,都是咬着牙做俯卧撑,汗珠子直往下滴,一个月下来,体重轻了20多斤。“我们知道,他太想参加战斗了。”赵团军说。

  2015年6月20日,使馆人员参加索马里妇女联合会组织的一个纪念活动,反政府武装组织扬言要进行恐怖袭击。枪伤愈合不久的张楠主动请战,负责门口警戒。大会即将开始,张楠发现一名企图混入会场的可疑男子,并牢牢扭住他。随后,他从这名男子身上搜出一枚疑似自制炸弹。在索马里期间,张楠不只100次执行过这样的任务。

  就在张楠离开祖国的第167天,也就是2015年7月26日,又一次恐怖袭击发生了。这天下午,张楠和警卫小组战士赵团军在五楼多功能厅进行体能训练时,突然,“轰”的一声地动山摇,张楠大吼一声“趴下”,瞬间,整个房顶坍塌下来。

  几乎在爆炸的同时,使馆外骤然响起密集的枪声,警卫小组成员迅即进入战斗状态。然而,张楠和战友赵团军却被压在天花板下,无法脱身。

  据赵团军回忆,当时,张楠还在提醒他,“放低重心,保护好自己,注意隐蔽”。可是过了几分钟,天花板下传来张楠虚弱的声音:“兄弟,我可能伤到了动脉。”

  作为一名特战队员,赵团军十分清楚伤及动脉意味着什么,可他还是不停地鼓励张楠:“班长,用手捂紧,一定要坚持到救援……”

  战场是残酷无情的,这一次,张楠终因颈动脉破裂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我想当一辈子兵”

  在武警山东总队张楠事迹陈列厅,静静地摆放着张楠生前的遗物。其中有一根3米多长的绳鞭,手柄一侧缀有殷红的丝带,虽因时光洗涤微微泛黄,仍透出一股英武之气。

  “张楠就是带着这根绳鞭入伍的。”谈及张楠,时任新兵连排长的张广忠眼圈泛红。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张楠,当时在“杂技之乡”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已小有名气,可最喜欢父亲那身绿军装的他选择了当兵。训练间隙,张楠经常给战友们耍上几套、练上几招,大伙儿都非常喜欢这个阳光帅气、多才多艺的小伙子。

  张楠虽有一身“好武艺”,可学习擒敌动作却比别的新兵慢半拍。“刚到部队那会儿,他不是同批兵里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玩命的。”张楠的新兵连战友刘志新说。

  训练之余,张楠给自己制定了“三个三百”“两个三千”计划:每天做300个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早晚各跑两个3000米。凭着不服输、能吃苦的意志和韧劲,张楠很快脱颖而出,取得新训军事考核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张楠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特种兵。然而,新兵下队后,张楠却与后勤打起了交道,当过机关食堂炊事员、军人服务社服务员,还兼职干过锅炉工。

  虽与梦想失之交臂,张楠却从不抱怨,他在日记中写道:“当兵,就要当一块经得起锤炼、受得了敲打、耐得住打磨的好钢,决不当可有可无的‘边角料’。”

  时任教导队司务长的彭云祥不会忘记,凛冽寒冬里,为让每名战士用上热水,张楠每天清晨都会提前起床,提一壶开水,把冰冻的水龙头烫开;锅炉房的煤烧不透,他每天拿着铲子翻拣煤芯,为支队省下好几万元买炭钱。

  在当驯犬员期间,张楠为自己制定了高强度的训练计划。彭云祥几乎每天都看到张楠身穿沙背心、腿绑沙袋、手拿两块砖练习5公里越野,风雨无阻。

  由于平时训练过硬,张楠在一次总队特战分队比武时脱颖而出,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特种兵。

  训练场上,五班副班长刘超亨最钦佩张楠像机器一样的军事动作。教练让大家写射击心得,张楠从第一天训练到比武结束,每打完一轮就作一次总结,随身携带的小本上记满弹道、距离、风速等数据;别的队员擦枪只用十几分钟,他却需要近半个小时,就连抓弹钩积存的陈旧油污也用长针一点点掏干净;验枪关保险标准程序为“两次向后拉套筒,一次查看内膛”,张楠绝不会减少任何环节、颠倒一个顺序……

  2010年7月27日,临沂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嫌犯把砍刀死死地架在受害人的脖子上。千钧一发之际,张楠冷静观察地形,目测距离,寻找最佳射击位置,并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指挥部采纳了张楠的建议,2名狙击手同时对嫌犯的非要害部位进行射击,成功解救了人质。

  2011年,总队特战分队比武,张楠创造了狙击应用射击项目纪录,捧回总队第一支高精狙击步枪,编号为“08569”。

  2012年,总队军事比武,张楠再次斩获狙击应用射击竞赛冠军,至今无人打破他的纪录。

  诸多荣誉加身的他却因为超龄与提干机会失之交臂,不得不面对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留队还是退伍?

  当时,张楠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特战队员,临沂市特警支队允诺以公务员的编制特招他。父亲劝他说:“既然无法提干,那就退伍吧。你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爸妈也想抱孙子了。”张楠却坚定地告诉父亲:“我已经考虑好了,当不了干部,我就当个好兵,我想当一辈子兵。”

  留队对于张楠来说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短短几年,张楠多次获评总队“十大训练标兵”“十佳优秀士官”,还带领全班在总队、支队组织的各项考核比武中夺得15项第一,班里的21名战士成为训练尖子,28人立功受奖。

  “平时流血战时才能打赢”

  在战友眼里,张楠浑身上下都是铁打的。他们也知道,张楠在长期超负荷的训练中落下不少病。上到肩膀韧带拉伤,下至膝关节损伤;重有腰椎间盘突出,轻如左脚踝骨质增生,哪一种病痛都能成为退出特战队的最佳理由。然而,张楠从未喊过一声疼,也从未中断训练,他只是经常打开自费购买的个人小药箱,擦一点活血化瘀的药酒,敷一点止血消炎的云南白药。

  就连回家探亲,张楠也会坚持每天跑10公里。严厉的母亲看到张楠训练吃的苦头很心疼:“他的手上、脚上全是厚厚的茧子,我不敢想象,他在部队吃了多少苦。有一次我忍不住说,好不容易回趟家,就休息两天吧。他却一副酷酷的表情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敌人知道。”

  在武警山东总队,1号狙击手张楠在训练场较真、在比武场较劲是出了名的。同为集训队员,滨州支队一中队班长杨波最怕跟张楠一起训练。做俯卧撑,张楠在身下铺张报纸,报纸不被汗水打湿不停止;雪地跪姿射击训练,别的队员只能坚持15分钟,他跪够1个小时还不起身;400米障碍比武,26岁的张楠只要跑进2分钟就得满分,但他长期保持1分40秒的成绩……

  为练臂力,他在枪管一头吊砖块,一练就是一上午;为练定力,他在枪管上摆弹壳,一趴就是4个小时;为练眼力,他成百上千次穿针引线,直到眼睛酸涩、头脑发胀;为练呼吸,他趴到盛满水的脸盆里憋气,经常被水呛得眼泪鼻涕一起流……

  张楠总是说:“平时流血战时才能打赢。”2013年11月,山东总队组织狙击手实战考核,张楠以92分的成绩一举夺冠。直到现在,他还是总队狙击应用射击项目纪录的保持者。

  “军人的职责就是上战场”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张班长的身影。”战士单雷杰回忆说,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训练课目,张楠总是第一个上,确认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有次雨天过后,中队进行协作攀登训练,张楠第一个越上高墙,因雨水打滑差点一头栽地。

  “他是一个不要命的战士。”警卫小组朱随军回忆说,使馆的机动兵任务最危险也最累,因为机动兵是第一个同外界接触的人。只要对讲机中报告有人来,张楠就会一边小跑一边在对讲机中回应,逐个对外来人员进行细致的安检,每一次都淡定从容。

  “他的眼里只有任务,没有生死。”赵团军回忆说,在使馆大型招待会上,一身正装的张楠全然不顾自己安危,毫无防护地出现在会议安保位置。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事务特使访问非洲,首站就是索马里。枪伤还没有痊愈的张楠主动请战担负特使随身警卫任务……

  张楠牺牲前,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先后完成使馆驻地和路线警卫、大使活动现场警卫等重大任务100多次。

  28岁的他走了,停留在这个世界的脚步是那么短暂而壮烈。战友们说:他并没有走,就在我们行进的队列里,冲锋的身影永远激励着我们向着强军目标一往无前。

  张楠牺牲后第五天,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一中队中队长井跃华收到了他托索马里使馆人员捎回国内的思想汇报。张楠在这份长达7页纸的思想汇报中写道:“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首先想到一个词——责任。生命诚可贵,责任当为先。”

  张楠常说,军人的职责就是上战场——这是一颗“出膛的子弹”对生命的诠释,也是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对使命的答卷。

  在张楠烈士的告别仪式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遗体。张楠属于这面旗帜,无愧于这面旗帜。(记者 姜天骄 实习生 王 丹)

责任编辑:张泉(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