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马敏:大学要顶“天”,更要立“地”

发稿时间:2016-07-27 09:35:00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是社会的根基,也是时代的灯塔,不仅要照亮校园,还要照亮整个社会。”今年两会上,马敏提交了一份关于实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程的提案。这份提案并非“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马敏动员全校之力用3年时间,实地做出来的。最近,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扶贫案例后说,“教育信息化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华中师范大学对凉山教育的支持非常精准、富有实效。”——编者

  5月27日下午,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一次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农村校长。这已经是一天内马敏第三次把手机号给一线教育者。

  无论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大学党委书记,还是过去当校长,马敏的手机号一直不保密,上述主动给手机号的场景更是时常发生。今年两会前,马敏到湖北咸安调研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听到大幕乡桃花尖教学点负责人周慧说农村教学点最需要的是优质课堂教学,希望华中师大附小能通过同步课堂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教学点,马敏当即表示,华中师大一定做好相关服务。之后,他又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嘱咐她教学中有什么困难,随时和自己联系。

  “一所大学,要顶天,用精深的学术研究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更要立地,把根基扎稳、扎深,用大学资源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无论是之前当校长还是现在做党委书记,马敏给华中师大的定位不曾改变,他本人和学校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

  用“擅长”服务社会

  “社会服务是大学四大基本功能之一,也是近几年高校需要更多关注、放大的。”马敏说,华中师大一直以来便有这方面的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探索校市合作的模式。如与湖北省仙桃市签订协议,高校利用科研资源研制更环保的生物农药,地方负责生产、售卖。慢慢地,这发展成支持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

  2003年,马敏担任校长后,提出“四化”———规范化、学术化、社会化、国际化,其中“社会化”便是发挥高校自身优势,践行“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要用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来服务社会。作为师范院校,便是发挥基础教育专业优势,促进地方教育质量。第一件事就是培养懂教育、爱教育的‘准老师’。”马敏很自信,在这方面,华中师大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湖北省曾做过统计,全省特级教师及中学校长,一半左右毕业于华中师大。

  有了老师还不够,马敏还希望更多优秀的教育模式被“复制”,进而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撒向四方。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除了办好自己的附中、附小及附属幼儿园,还选择在一些教育落后或教育资源欠缺的地方,与地方政府及房地产商合作,用办分校的方式,将探索出来的教育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既然要办学校,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办优质的?”马敏告诉记者,合作后,他们会帮新学校选派校长及骨干教师;每年暑假,还会用先进、优质的教学理念来培训这些校长、老师,指导其如何把已经实践过的教育模式本土化、再创新,进而办成名校,扩大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并以此为中心辐射更多学校。

  “学校会挂华中师大附属学校的牌子,但是有个条件:学校必须践行优质的教育理念、必须服务于社区。”马敏希望可以借此促进地方教育均衡,打造优质教育社区。

  如今,类似的连锁校已有15所,从小学到中学,遍布全国很多地方。“这个过程是付出,也是反哺,学校也得到了回报。”在马敏看来,高校研究应立地、接地气,尤其是教育,一定要结合地方学校的实践、孩子的实际发展来研究。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正好给了老师们研究的试验田

  “扶贫”面前,高校不能掉队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我国“十三五”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企业,纷纷投入到这场硬仗中。用马敏的话来说,“战场”上自然不能少了高校的身影。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助推教育扶贫,3年前,学校特意成立了“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马敏亲自任中心主任,并聘请部分信息化和教育方面的专家担任副主任和研究员。如今,该中心已经在湖北、四川等多地开展近10个试点进行实地探索、研究,并总结了多种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

  “你看,这是农村孩子利用同步课堂系统跟着县城中心学校老师上音乐课。他们没有专业的器材,就用饭缸、勺子敲打拍子,特别好听,关键他们脸上那种笑特别阳光、自信。这样,我们的目的就实现了。”采访中,马敏忍不住拿出手机给记者分享他在咸安农村调研时拍的照片。

  湖北咸安农村地区正是华中师大教育扶贫的战场之一。与其他山区一样,这里的村小或教学点都很偏远,有的甚至坐落在山顶,上去需要爬很长的坡。

  在咸安,学校除了捐赠通过直播形式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同上课的同步课堂系统;还根据部分中小学实际情况专门设计教学内容,老师需要消化后再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此外,华中师大还组建了“垄上数字学校”,将30来个农村教学点全部纳入其中。这并非一个实体学校,而是一个通过信息化网络把大家聚拢在一起的组织形式。“通过这一形式,可以把高校、县中心学校、乡中心学校、农村学校及最边远的教学点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具体来说就是,一位高校学科论老师和县、乡、农村学校负责该学科的老师组成一个备课小组,在网上沟通如何备课,研究课程怎么组织、开展。大学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先进的理念、方法直接教给老师,学习过程中,农村老师有了困惑可以反馈回去。至于县、乡的老师则可以在“被教”的同时,到农村学校实地指导理念的落地。在这个基础上,中心小学还会把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同步课程的方式传递到农村去。“有了前期培训的基础,这便解决了农村老师、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学校还具备了‘造血功能’,即使没了帮扶,也可以向上发展。”

  马敏告诉记者,他们还提供技术支持,号召地方电信公司加入到扶贫中,免费为农村学校铺设高网速的光缆,既保障了同步课堂顺利进行,也解决了农村学校没有或“养”不起技术人员的困境。

  试点实验下来,马敏发现,30多个农村教学点的学生数,不仅没有像过去那样逐年减少,反而回流了将近50多名。

  服务社会应有“持续性”

  “大学的精力有限,我们一定要把服务的‘点’选好,把工作做扎实。这个服务不能只签协议,要具体项目化。每次选好点,就扎进去,做好了第一步,还应有下一步,一定要持续化。”

  四川凉山也是华中师大服务的对象。去凉山调研时,马敏发现当地很多人讲彝语,虽然老师也教普通话,但孩子常常不明白意思,更别提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看到此,马敏组织学校老师、学生开发双语教学系统,并选择3个试点推广双语教学。通过这套系统,两种语言可以自由转换。如输入“立交桥”,一点就可以翻译成彝语,而且配有图片,孩子一看就明白了。去年教师节,马敏跟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来到凉山慰问教师。“老师们见我就说,这套系统太好用了,之前一些名词,老师用彝语解释半天,孩子也不懂。现在,‘一点’就好。”

  这次慰问,华中师大还为当地捐赠了双轨课堂教学系统,帮助这里的师生实现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愿望。当孩子们在网上一会儿看到来自大城市的老师在电子屏上弹奏钢琴,一会儿又看到同镇另一所学校的小伙伴也在进行异地分享时,既惊讶又兴奋。看着孩子眼睛里自信、幸福的目光,马敏对未来要做的事越发坚定。后来,他又邀请了100多名冕宁中小学老师来学校和实验区实地培训,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何为信息化、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也正是这次慰问,马敏认识了凉山州政协主席邓显祥。后来,邓显祥主席更是亲自带领凉山州的政协委员们来华中师大进行培训。“我想我们应该把政协干部和委员送到名校培训,名师们的讲课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震撼,从而促使其观念转变、思想提升。”没想到这样一个突然萌发的念头,最后真正得以实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我们专门为凉山州政协举办了两期培训班,一共有两百多个学员,全是政协骨干,包括主席、副主席,而且这里面很多是地方的一把手,或主管教育的领导。”马敏说,培训期间,他们带大家去名校和武汉开发区参观,并请来很多知名专家讲课,不止讲教育、扶贫,也讲如何当好政协委员,如何当好干部,如何加强自身的修养。结课仪式上,邓显祥说:“太震撼了。我们民族地区,最落后的是观念。到了这里,我们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发达,也知道了怎样才能把一个地方发展起来,关键我们观念要开放、要创新。”后来,很多来参加过培训的政协委员和一线教师给马敏写信,说自己收获特别大,并在信中写了自己今后的工作思路。“看,这就达到目的了。”马敏说,干部的理念变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扶贫才能真正扶到点子上,这就是所谓的“扶智”,毕竟一个好领导,带动一个地区;一个好校长带动一所学校。

  “接下来,我们准备再到凉山去,全面推广教育信息化,在那些没有宽带的地方,还会与企业合作利用卫星转播的方式来解决信息传播难题。同时,我们还要选派干部到凉山挂职,用先进的理念、技术实地带动大家做好扶贫工作。接着,还要在那儿办附中,直接把最好的校长和老师派过去,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当地教育质量的提升……”马敏及团队说到也做到了。7月22日,马敏与校长杨宗凯带队再次到凉山,与当地签署了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策划、组织学术研讨会,探讨如何助推凉山发展及高校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除此之外,华中师范大学冕宁附属中学也正式开工。对此,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评价道:“教育信息化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华中师范大学对凉山教育的支持非常精准、富有实效。”

  “一所好的大学,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发展,还要起到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在服务社会的路上,马敏希望学校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将每一步走好、每件事做好,自然会看到成效。

责任编辑:张泉(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