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张保和:不忘初心 走好文艺扶贫路

发稿时间:2016-07-27 09:00:00 来源: 宁夏日报

张保和激情演唱《中国好人颂》。 据中国军网

  7月22日,西吉县体育场人山人海,参加情系西吉“同心圆梦 美丽中国行”大型公益演出的艺术家们个个身怀绝技,表演精彩绝伦。

  听到主持人报幕说,下一个节目是著名军旅笑星、国家一级演员张保和表演的《中国好人颂》,后排的观众齐刷刷起身,伸长了脖子想看个究竟。

  张保和站在台上,向大家微笑致意,还没说一个字,台下已经笑声一片。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觉得人生有三大美事,吃水果罐头、领工资,听张保和的快板。”现场观众彭德才说,中国曾经有过全民听快板、唱快板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张保和的快板是许多家庭的快乐源泉,“因为物质生活的匮乏,精神的愉悦显得弥足珍贵。听上一段张保和的快板,疲惫和压力就会瞬间缓解”。

  当年,张保和的快板录音磁带,仅在兰州就创下了60万盒的销售神话;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的记者到甘肃阿干镇煤矿的一所希望小学采访,当问到孩子们甘肃都有哪些值得骄傲的特产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道,莫高窟、牛肉面、白兰瓜。另有一个孩子等不及了,站起来骄傲地大声喊道:“还有张保和!”

  老百姓喜欢张保和和,因为他“接地气儿”的表达方式和群众词汇,因为他的平民视角幽默、睿智,也因为他对快板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

  在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工作时,张保和在大街上遇到两个妇女用地道的方言吵嘴,语言生动、有趣,听得围观的人乐不可支。他灵光一闪,用方言说快板既有特色又贴近生活,为什么不试试?

  于是,他白天有空就揣个小本子跑到大街上学方言,晚上熬夜创作新段子,对着镜子练习,终于学得一口原汁原味的兰州话。

  在兰州战斗歌舞团期间,张保和平均每年下部队演出120多场,十年间演出超过1300多场,为地方义务演出900多场。一次,张保和在连续义务演出10多场后,专程给一位独自坚守哨卡的喜欢他快板的战士表演,刚说了两句,战士却含泪望着他说:“您别说了,我听您嗓子都哑了,您的心意我全领了!”

  因为祖籍山西,生于陕西,长在宁夏,张保和熟练掌握兰州话后又开始学习其他方言。他的民谣说唱《中国好人颂》就选用陕北方言来表演。在西吉演出的时候,他根据当地脱贫攻坚的实际改编了新的版本,将群众特别熟悉的、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8个带头人融入了其中。

  “演出时这8个人物都在现场,每介绍完一位就是一个小高潮。”张保和说,情系西吉“同心圆梦 美丽中国行”大型公益演出从采风到演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还参与组织和策划,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朋友劝他表演一个老段子。但到了西吉一走一看,乡亲们对他的喜爱让他深受感动,让他下决心做出新作品为当地群众脱贫攻坚加油鼓劲。20多天的时间里,他加班加点看资料,对作品中的8个人物一个一个摘要点,一句一句调辙韵,写好了文字找人配乐,配了音乐又进棚做合成,合成完还特别制作了视频素材,最终做出了完美的新版本。

  “能够在习总书记刚刚视察过的西吉县慰问演出,对我而言,意义是很大的。”张保和说,自己和其他艺术家、现场观众通过公益演出一起回忆了当年的峥嵘岁月,重温了红军的英雄气概,看到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可以说,这次演出是潜移默化地给人们上了一堂传统教育课,换了种形式给大家开了一个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动员会。

  链接

  张保和,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武警文工团艺术指导、著名军旅艺术家,祖籍山西太原,生于陕西西安,长在宁夏中卫市。他在全国全军文艺汇演中屡获大奖,集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文学奖、牡丹表演奖、牡丹特别奖于一身,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誉为“西北笑星”。他对哺育他成长的大西北充满眷恋,对培养他进步的绿色军营无限热爱。几十年来,他总是不断给家乡父老送去欢笑,给部队官兵带来喜悦。每当国家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他总是拿出自己的作品,和时代呼应,与历史唱和。

责任编辑:张泉(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