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追忆感动玉树教师付成龙,把青春和生命献给高原

发稿时间:2016-07-22 14:02:00 来源: 经济日报

  一张从青海西宁到北京的机票,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第一民族中学初三(1)班、初三(2)班同学给老师付成龙最后的送别。

  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这位来自河北唐山的年轻教师,敬业得有些执拗,哪怕面对最后夺走他生命的肺衰竭,他都选择背着氧气袋,继续站在讲台上,直到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2016年6月7日,把青春和生命献给青藏高原教育事业的付成龙,终于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回到故乡的高山之上,将心中对藏区的那份热爱和眷恋,永远地留在了高原……

  重疾缠身,不下三尺讲台

  付成龙是河北省遵化市人,1983年出生于遵化市革命老区——铁厂镇铁厂村。2005年,付成龙考入青海民族大学英语系。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留在高原,成为杂多县第一民族中学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

  去年12月13日,付成龙感觉身体乏力,呼吸不畅。当天20时18分,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各种难受。”付成龙的中学同学李立新劝他:“请几天假歇歇吧!”他回复道:“本月底就放假了,再坚持坚持!”

  终于熬到了放寒假的日子,付成龙回到遵化老家过年。休息几天后,他肺部的不适得到一丝缓解。

  2016年2月28日,是杂多县第一民族中学开学的日子。付成龙拖着病体提前返回学校,因为他的学生还有不到4个月就要参加中考。返校后,他的病情加重了,呼吸越来越困难。3月初,校长和同事纷纷劝他去医院好好看看,他才到西宁治疗。输了一个星期液,他感觉到身体有些好转,就马上赶回杂多。

  “我问他为啥不多休息几天,他说不能在这时候掉链子。”付成龙的同事陈富荣回忆说。

  回到学校,他还是经常感觉呼吸无力,情况越来越糟,学生们发现他脸色发黑、呼吸困难。平日里,他爬四层楼很轻松,这时却要休息四五次才能爬上去。为不耽误上课,他向同事找来一个氧气袋,到杂多县医院灌满氧气,放在宿舍里,上完一节课就回到宿舍吸氧。

  “最严重的时候,老师背着氧气袋,一边吸氧一边给我们上课。就是这样,他也从来不让别的老师替他上课。有一次他上课时昏厥了,是同学们把他背回了宿舍。”16岁的藏族男孩旦珍旺加泣不成声。

  5月21日,付成龙的病情已相当严重。两个班的孩子看到付老师实在不能坚持了,就凑钱给他买了飞机票,和学校老师一起把他送到西宁,坐上了飞机。第二天,付成龙辗转回到了家,肺部的疼痛和胸闷让他几乎无法呼吸。随后的半个月,他从遵化市人民医院转到唐山的医院,又从唐山转到北京地坛医院,住进了ICU病房。然而,由于病情耽搁得太久,再多的努力也没能留住他年仅33岁的生命……

  斯人已逝,哀痛萦绕校园

  “杂多不会忘记,玉树不会忘记,藏族的孩子们更不会忘记你!”付成龙去世的消息传到他生前工作7载的校园,全校师生为之哭泣。

  “老师,学生永远感激您!我们永远爱您!”“他把最宝贵的青春,把对玉树教育事业和对藏区孩子最真挚的热爱,都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付成龙去世后,他的学生纷纷在他的QQ空间里动情留言。

  一个名叫卓玛才仁的学生在2014年11月22日和2016年6月6日分别留言,表达他对付成龙的感谢和缅怀:“老师,您辛苦了,感恩您对我们做的一切。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您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老师,我们永远爱您!”“您不在了,我崩溃了!恩师走好……”

  “付老师善良、随和,人也勤快,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喜欢他。他课上是严师,课下就是学生的大哥哥。”在同事们的眼里,付成龙的走太突然,让人难以接受。

  付成龙的离去,带给他的家人无尽的悲痛。

  2016年5月7日,母亲节的前一天晚上21时57分,付成龙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对不起,从未让你骄傲,你却待我如宝!”而今天,母亲心中的这块宝,却永远地离开了她的怀抱。她的儿子把最深沉的爱与眷恋留在了藏区。(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周宏武)

责任编辑: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