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赵东元:“每天像小蚂蚁一样工作”

发稿时间:2016-07-12 09:16:00 来源: 解放日报

  “每天像小蚂蚁一样工作”

  ——记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


  石油是当今世界重要能源,油井采集后期出来的渣油如何充分利用,始终是全球学界焦点。近日喜讯传来,复旦大学化学系院士赵东元课题组研发出大孔催化剂方案,令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出现曙光。

  “每天像小蚂蚁一样工作,日积月累后,就能得到丰厚的收获。”赵东元说。作为一名党员,这位我国介孔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始终以一颗对党的忠诚之心、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在科研、教育领域执着求索。

  看到物体就想打孔

  “我就是一个造孔之人。”说起自己的研究,赵东元特别投入,“无论看到什么物体,我都会考虑如何在其上打孔,制备另一种新型介孔材料。”

  催化剂的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材料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赵东元先后发明了18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新型纳米介孔材料,引领了介孔材料的发展,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申请获批中国专利授权39项。他同时担任十几种国际重要刊物的编委,在学界极具影响力。近年来他更是被国际ISI Web of Science公司列为100名全球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 被汤森路透社列为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

  “创新就是不随波逐流,多提问题。若是无解,那便可能是研究的方向。”赵东元说,“我的生活全部是化学,读大学时,凡是能在图书馆借到的有机化学书我全部看了一遍。”赵东元把学术研究当作自己的生命,十几年来,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为了获取实验数据、跟踪实验进展,经常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

  几十年来,赵东元做科研身体力行,他还无私地把自己的心得传递到学生。复旦大学第一届“校长奖”获得者田博之是他的学生,3年读研,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8篇SCI论文。

  13年不辍为大一学生上基础课

  很多自然科学大类的学生记得,刚进大学时,每周二下午的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主讲老师正是赵东元,13年不辍。

  “浓硫酸可以脱水,这是中学化学课就教过的知识,而在《普通化学》课上,我才知道这个简单反应,在最先进的纳米介孔材料制备技术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宛如‘神来之笔’……”在校园论坛上,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赵东元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善于将普通化学与现代化学研究前沿联系起来,吸引一个个好苗子由此走进化学天地。一周两次课,他几乎从未缺席,即使前一天还在外地开会,也一定连夜飞回来。

  “专注细节”是研究生对赵东元的最深印象。博士生李晓民2011年入学面试时,赵东元的一句话令其至今难忘。“当时我们说到一张电子衍射图,老师问‘为何会有那么多白点?’我一下子没回答上来,虽然常见,可好像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小李笑着说,那时候感觉来对地方了。

  学生李伟说,赵老师回邮件非常快,不管身在何处,学生的论文他都是一个个字修改后才准投稿。

  用纳米技术绘制中国水墨画

  不久前的上海国际科学艺术展上,一幅特别作品引人瞩目——淡淡的水墨晕染下,一只蜻蜓立于水面荷叶上,倒影中,几条鱼儿互相追逐,轻泛起几许暑意。这幅《初夏》作品,就是由现代化纳米技术绘制而成。

  “这幅作品是通过把纳米粒子有序排列的科学研究电子显微镜组图,再以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画的形式进行再现,创作而成。”《初夏》作者之一,就是赵东元。他说,图画的背后,是科学研究者希望把前沿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的心意。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赵东元说,事实上,当到达了一定的境界之后,科学和艺术一样,所接触到的,正是这同样的“天地大美”。《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化学卷》正是由他主编,工作再忙碌,肩头的科普之责,从未放下。(记者 彭德倩)

责任编辑: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