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从警43年扎根基层 获誉“三江守护者”

发稿时间:2016-07-05 14:41:12 来源: 中工网

  有人叫他“三江守护神”,有人叫他“制暴英雄”,也有人叫他“傻子”何万松……面对这些称呼,在基层工作了43年的广东韶关退休警察何万松最喜欢的还是两个称呼:一个是警察,另一个是党员!

  在职期间,何万松获得的各种荣誉。图片来源:韶关文明网

  “你从警四十多年,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这几年又时常与尸体打交道,不觉得亏吗?”有人曾这样问过已经退休的何万松。

  “做事不要计较什么得失,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满足感。”何万松总是嘿嘿一笑,如此回答。

  在何万松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一条泳裤和一双拖鞋,他说需要下水救援的时候直接拿上泳裤就出门。而一双拖鞋,是他下水后回到办公室冲凉用的。在他办公室的窗台上经常会晾着一条已经破了个洞的毛巾。何万松说:“有时下水后,回来就着洗洁剂也要冲个凉。”

  何万松说的“有时”其实指的是下水捞尸的时候。一位民警感慨地说,老何的这个“有时”多了点,总让外人感觉他身上有股说不出来的味。何万松的同事说:“江河上不时有浮尸,主要是意外溺水和轻生身亡的,刑事案件造成的浮尸相对较少,打捞尸体成为何万松的一项重要工作。”

  何万松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打捞尸体的情况。“当时我们接到警情后,马上赶往现场。”到了那里,何万松看到的景象让他差点吐了出来。“一阵阵恶臭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近些看,整个尸体上已经爬满了苍蝇,尸体已经全部发紫了。”何万松与另一个同事一起,忍着恶臭,靠近,再靠近。当终于将尸体从水里捞上来时,第一次做这种事的他俩都忍不住扭头吐了起来。

  何万松正在参加水上救生。图片来源:韶关文明网

  有了第一次就还有第二次。何万松清楚地知道,这是他们接下来工作的一部分。不分春夏秋冬、无论凌晨还是傍晚,只要水上有警情出现,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从2006年至今,在他们辖区的50公里的水面上,发生过一次次不为大众所知的捞尸事件,也上演过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救人故事。

  “夏天,太阳太毒,我们在水上走一圈就能被晒脱两层皮,一个月也不见好。冬天,风吹得手脚发麻,遇到有人落水,还是得跳到水里救人。”何万松回忆起几年前深水救人的一个场景。当时,三名青年在一个水深八米的地方游泳,忽然其中一个年轻人不见了。等何万松接到警情赶到现场时,岸上已经围了不少人。那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水又深又凉,何万松二话没说跳进水里救人。没有专业设备,他凭着好水性潜到三米多深的地方,拿着一个几米长的竹竿一点一点摸索着,没有;他浮上来喘口气,再沉下去,再搜索。时间一点点过去,深水里的冰水扎着何万松的骨头,他却坚持着继续打捞……

  这样的故事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何万松没有刻意记着。24小时开机,无论节假日,只要接到水上警情,他就会第一个赶到现场……几年下来,他和他的团队已经打捞起200多具尸体,救过的人更是数不清了。

  水上,何万松被称为“三江守护神”;陆地上,他所做的工作一样被百姓津津乐道。

  “水上的警情处理是我们的工作,平时我们也跟普通民警一样出警执勤。”在退休之前的那一年,何万松依然像“拼命三郎”一样努力着。大到刑事案件、小到办户口身份证等小事儿,只要是他经手的,他都会第一个冲上前去帮群众落实搞定。

  “我也不会武功,就是身体比别人好。”何万松的这种自信来源于他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和多年的经验。不过,即便有危险,他也会毫不退缩。他右手背上一道一厘米多长的疤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退休之前的那一年,何万松依然像拼命三郎一样努力着。图片来源:韶关文明网

 

  “当时有一位病人,精神上受了刺激,手拿两把长刀四处乱砍。”何万松的同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心有余悸。原来,这名砍人者从小练剑,是一个地道的“武疯子”。“他的家属就在一边看着,我们不能用枪,也不能伤害到他。”关键时刻,何万松来了。他手拿钢叉,一边吸引持刀者的注意,一边见机行事,试图从他手里夺过凶器。

  谁知这人砍红了眼,边砍还边朝众人扔玻璃瓶。一个啤酒瓶打在何万松的右手上,血立刻涌了出来,他丝毫没犹豫,乘机冲上前去制服了这名砍人者。

  43年来,许多同事都已当上厅长、局长,而何万松却还在基层打拼。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反而为这份基层工作引以为荣。这些年来,他不是没有过机会,可是他从没有为自己考虑过。他常说:“我是一名党员,在哪里奉献都一样,能把这些小事做好,心里就挺踏实的。”

  谁能想象得出,这些年来他们打捞的这么多具尸体,是他和四位民警,仅仅依靠一艘简易的冲锋舟和一套自制打捞设备完成的。

  “这艘冲锋舟,还是2006年韶关发洪水的时候配备的。”与他相伴这么多年,何万松把这艘冲锋舟当做宝贝。遇上刮风下雨,他都会赶到码头,看看它的绳子系好没有,被水淹了没有。

  “平时我们都不戴手套和口罩,这些东西用一次都挺贵的。”在何万松看来,经费有限,能省的地方就要省。所以,船上更显眼的是他们自制的救人装备。两个两米多长的钩子,一个用洗洁精瓶子做成的水壶,还有何万松从朋友摩托车上“求”来的轮胎,这些都成了他们平时救人捞尸得心应手的工具。

  何万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宁可自己吃亏,也不给领导和组织添麻烦。有的时候捞上来的尸体因为过度腐烂,也找不到来源,他们只能通过登报寻尸。“一次300元,2013年,我自己垫了4000多块钱。”何万松说,这事还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这些钱就快等于他一个月的工资了。

  退休后的何万松,每次经过河堤,总会习惯性地看看河面的情况。图片来源:韶关文明网

  “只是为群众做了一点点事,群众还都记得我。”何万松觉得,尽自己的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本来就是应该,但却因为这份本职工作让他得到群众的支持,这才是他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成就与满足。

  如今,已经退休脱下警服的何万松每天仍习惯性地在市区三江河边走走,他依旧敏锐的一双眼睛时不时地注视河面,搜寻是否有警情。“警服虽然脱了,但‘生命守护神’的称号还刻在我心头上,我要对得起它啊!”何万松爽朗一笑,如此说道。

  坚守是用青春和生命对“我是人民警察”的诠释,坚守是一名党员对忠诚的无声誓言。他曾是一名警察,更是一名党员,40多年来,他默默无闻奉献在基层一线,何万松说自己做的都是小事,但在小事中,我们看到了大爱,何万松很平凡,但平凡亦英雄。向何万松以及像他一样奋战在服务群众最前沿的无数党员们致敬!

责任编辑:张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