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新乡儿科医生钱惠茵:开出的是药,传递的是情

发稿时间:2016-06-26 10:25:00 来源: 工人日报

  对于她,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唯一的“爱好”。

  开出的是药,传递的是情

   

  6月17日,钱教授在对一名病儿做最后的检查。张延 摄

  6月17日下午5时,京广铁路卫辉火车站。

  一群人簇拥着两位老人,一股脑儿地进入候车大厅。车站工作人员一阵慌乱,一名工作人员忽然认出,这不是曾经给自家孩子看过病的钱老吗?

  不断有人认出了她——钱惠茵,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生。候车大厅热闹起来,合影、拥抱、祝福……

  此行,80岁的钱老是要回故乡无锡养老。送别后,当大家静下来时才想起:治病对别的医生而言,也许只是一种职业,而对于钱惠茵,却是唯一的爱好。行医53年,她从未出过一起医疗纠纷或事故,没有发生一次投诉。

  “她怎么一敲就敲出来了?”

  2013年,安阳滑县魏自立8岁的儿子持续低烧,辗转求治多个医院都没有看好,找到钱惠茵时,钱惠茵拿起听诊器往腿上一敲,便得出病毒性脑炎的结论。

  魏自立不信,“在别的医院花上千元做检查没有确诊的病,她怎么一敲就敲出来了?”别说他不相信,就连北京的专家也颇为敬佩。

  一名危重患儿在新医一附院看过病后,不相信钱惠茵下的结论,又到北京一家知名医院会断,结果与钱惠茵的结论一字不差,北京的专家看了钱惠茵的诊断后对家长感慨:你们当地有这样的医生是百姓的福分啊!

  30多年前,钱惠茵到河南延津县丰庄镇卫生院巡回义诊,一个重症肺炎患儿送来时刚停止了呼吸,她和护士赵喜雨轮流对患儿口对口呼吸并心肺复苏,半个小时后,患儿竟奇迹般醒了。为此,患儿父母各取两人名字中一字,为患儿改名“惠雨”。

  他们不知道,早在1958年,钱惠茵就是上海第二医学院的保送生,学了5年儿科,放弃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抛来的橄榄枝,在河南汲县(今卫辉)这样一个县城一干就是53年。

  他们不知道,钱惠茵把看病当成了使命,她拒绝现代通信工具,为的就是排除干扰,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给病人看病。为了多看一个患儿,少上厕所,她数年来养成了不喝水的习惯,在诊室一坐就是一上午。

  他们不知道,她每年直接教的儿科学学生就有60余名,总计培养出超过千名的儿科医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医院。

  “我这一辈子就是给患儿看病”

  6月11日,端午假期里,钱惠茵最后一次坐诊。她已80岁了,就在这天上午,她一口气看了45个患儿。“我一辈子就是给患儿看病。”

  钱惠茵常说,小儿是父母的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把小儿的病看好了,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

  钱惠茵在新乡医学院是教授,在新医一附院是医生,不管哪个身份,她都会不厌其烦地说,儿科的病很简单,但变化快,重要的是用心。

  钱惠茵给所有人的印象就是爱笑。坐诊时,她每天要看60名左右患儿,留给每个患儿的时间不到4分钟,但只要她的手搭在患儿额头,拿听诊器往肚上或者腿上一敲,家长的心马上就踏实了;一些患儿只要看到钱奶奶来了,竟能破涕为笑。

  但她也发过火。每年她都要带60多名学生,在医疗过程中,哪个学生动作慢了,检查中出现了纰漏,她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并告诫学生:一点失误都可能误判误诊,马虎不得。

  严厉的批评之后,再手把手地教,钱惠茵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医术,还有医德。

  她看不得医生收红包。早年困难时期下乡,百姓把最好的疙瘩汤端给她时,在南方大城市长大的她哭了,她知道他们不易,一场病就能从经济上打垮一个家庭。数年来,每次给病人看病,她能不做检查就不做检查,开的药也是相对便宜的。

  有的患儿家长出于感谢,从医疗费中挤出二三百元红包给她,她转身就替他们交了医疗费。但许多家长把她当亲人,她连让他们的一袋米、几个红薯也不拿。

   最牵挂儿科的发展

  6月17日清晨,新医一附院院史馆前。

  动身离开前,钱惠茵再次来到了这里。

  从一个原点出发,又在这个原点坚守,一个当初只有5人12张病床的儿科,发展壮大为拥有300多张病床、7个病区的省级重点学科,从一个逼仄的科室,辐射到2.85万平方公里的豫北大地,钱惠茵推动了、见证了这一征程。蜗居在北方小城里的她,不在课堂里教授学生,就在门诊里把脉,抑或在病房里查房,53年从未停止。

  53岁那年,钱惠茵评上正教授,这是迟来的学术肯定,之前是能让则让,尽量照顾其他年轻的医生。

  61岁那年,她退而不休,继续坐诊。近20年来,她虽“眼不花耳不聋脑子能使”,但体内之恙,多人不知。常年的劳累给身体留下了很多毛病。严重驼背,她血压高,肝功能也不好,还动过手术。有一次摔倒后折断了6根肋骨。

  钱惠茵的专业是小儿癫痫,她放心不下的,还是儿科的发展。中国有900多万癫痫病人,其中500万都在10岁以下。就豫北来说,儿科医生的缺口将近一半。她曾在不同场合呼吁发展儿科,扩大儿科学生的招生。

  儿科主任来了,护士长来了,年轻的医生来了,他们都是钱先生的学生。在白与粉两色映照下,钱惠茵慈祥了半个多世纪的笑脸上挂着泪花……

  (王华林 翟京元 刘军旗)

责任编辑: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