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雷锋标兵热先古力·托乎提: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发稿时间:2016-06-01 08:50:39 来源: 新疆日报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记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热先古力·托乎提

  热先古力·托乎提,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中亚南路街道广州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她扎根基层14年,来回调动6次,面对困难不畏惧,她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她就是“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乌鲁木齐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乌鲁木齐市优秀人才”。目前,以她命名的“热先工作室”已经成为基层工作者咨询服务、交流互动、破解基层工作难题的温暖之家。

  “这辈子都要为居民尽力办实事”

  “我是被居民选举出来的,所以我这辈子都要为居民尽力办实事。”

  5月24日,记者跟随着热先古力走进老旧的四建加工厂小区。

  “热先古力,你来啦!”大叔、大妈们不约而同地纷纷起身,亲切地拉住她,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好久不见,好想你呀!你到哪里去了?”10号楼1单元102室,正在阳台上晾晒衣物的姚永梅远远地就看到了热先古力。

  走进屋子,姚永梅的儿子、因车祸导致下肢行动不便的张金保也努力地想从沙发上直起身来,“热大姐,快坐!”

  “脸上气色好多了,以前瘦得,把我吓坏了。”热先古力高兴地握住张金保的手说。

  初到姚永梅家入户,看见躺在床上的张金保骨瘦如柴,热先古力心里堵得难受。回到社区之后,她倡议全社区的人为张金保献爱心,并把社区的爱心基金拿了出来,还为他申请了低保。每个月,热先古力又固定从自己工资里抽出几百元钱送到姚永梅手中。

  在热先古力的办公室里,挂着8面锦旗,其中一面写着14个大字:为居民排忧解难,做百姓满意公仆。锦旗的落款处写着一个名字——王亚英。

  80岁的王亚英和生活遇到困难的儿子生活在一起,老人每个月有2000多元钱的退休工资。一次入户走访,老人拉着热先古力的手哭了:“以后我走了,他没有工作怎么生活啊!”

  “如果不管不顾,说明我们的群众工作没有做好!”在热先古力召集的行政室、党务室工作会议上,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由于没有医保,王亚英的儿子平时看病吃药也是问题,热先古力从政策入手,开始为他申请低保,并为他申请了廉租房。

  “困难谁都会遇到,但群众的利益要排在前面,这样才对得起相信你的人。”热先古力说。

  “她是我们基层干部的榜样”

  从2008年起,热先古力坚持每月从工资中拿出400元钱帮助辖区的困难群众,定期上门为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每年帮扶不少于12人是她给自己设定的底线。在她的影响下,社区的十几个工作人员都和辖区困难群众结成了一对一、一对二的帮扶对子。逢年过节去慰问,平时多走访,多照顾。就这样,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社区和群众结成了“同心结”。如今,这个传统还延续着。

  “与热先书记在一起共事,你能时刻感受到一个基层干部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她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用一点一滴的小事温暖着群众的心,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她是我们基层干部的榜样!”社区主任张蕾说。

  广州街社区是一个年轻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90后。成立之初,面对琐碎而繁杂的工作任务,这些年轻人忙得焦头烂额,偶尔沟通不畅,也会在心里留下疙瘩。

  为了能够和工作人员们多交流,热先古力专门买了一套茶具放在办公室。几杯茶下肚,心里有困惑的说出了疑问,工作上有摩擦的化解了误会,大家的干劲更足了,社区的各项工作也更加年轻化、现代化。如今,社区管辖范围内600多户居民都已经加入工作人员开通的微信群,咨询业务、需要帮助都可以直接在群里发布,成了居民们心头的“及时雨”。

  在广州街社区,还有一个被基层工作人员称之为家的地方,它就是以热先古力命名的“热先工作室”。

  5月24日,在社区办公楼三楼,记者走进了“热先工作室”,在展示区、工作区、实践区里,处处可见热先古力无私奉献、维护团结、爱岗敬业的点点滴滴。工作室配备专人和专项经费,由热先古力牵头开展各项工作,并定期举办社区书记、主任群众工作方法学习研讨、社区骨干跟班学习、组织新入职基层干部观摩学习等活动。此外,“热先工作室”还开通了热线、微信公众平台,多管齐下帮助社区有效开展服务群众工作。

  “就像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热先书记会用她所积累的基层工作的经验帮助我们分析实际情况、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作为年轻人,我们非常受用。”社区工作人员韩放说。

  (本报记者/赵春华)

责任编辑:赵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