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耕读传家风雨路 守望相助戍边情

发稿时间:2016-05-30 14:36:09 来源: 法制网

  汤春明,武警江西省边防总队指挥中心主任,副团职,武警中校警衔。熊群红,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讲师。两人于2004年7月结婚,2005年6月育有一子汤曜宇,现为九江市双峰小学五年级学生、班干部。

  汤春明、熊群红结婚12年来,由于丈夫军人的特殊身份,两人聚少离多,加上出身贫寒、兄弟姐妹较多,家庭生活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一道又一道的坎。但无论风霜雪雨,夫妻俩始终并肩携手、守望相助,爬坡过坎、向善向上,一家老小和谐和睦,共享天伦,其乐融融。一路走来,汤春明一家不仅不惧风雨,反而在风雨之中收获彩虹:汤春明先后多次被公安边防部队、省公安厅和武警边防总队评为“优秀警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新闻工作者”、“公安边防部队指挥中心建设先进个人”,2014年、2015年连续被总队评为“优秀团职领导干部”,并3次荣立三等功;熊群红先后被武警云南德宏边防支队、武警江西边防总队评为“优秀好警嫂”,获评九江市“全民阅读先进个人”、九江职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师”,2015年获评“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2016年“全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儿子汤曜宇先后4次被九江双峰小学评为“儒励好学生”,20余次获得国家、省、市征文大奖, 2013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我的一本课外书”决赛中获评“全国十强读书小少年”。

  明礼诚信:任何事情不逾矩

  明礼诚信,既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德,更是军人成长进步的前提。作为军人家庭,汤春明夫妇始终模范践行社会公德,在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中引领社会风尚。

  夫妻两人作风正派,能自觉抵制陈规陋习,一家人从不不乱花钱,不浪费资源,不接受礼金。2005年8月,汤春明因工作调整到中缅边境的某边防工作站任指导员,熊群红时时叮嘱丈夫做到“三项注意”:注意节约,坚持绿色消费理念;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与毒贩的较量中要小心,保护好战友也要保护好自身;在与复杂的社会交往中要注意原则,不该拿的一分钱也不要拿、不该交的一个人也不要去交。多年来,汤春明始终牢记妻子的“三项注意”,无论是战斗在云南边陲缉毒第一线,还是坚守在江西红土地上守国门,都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社会上,他们也能做到遵纪守法、言出必行,自购房买车以来,没有一次行车违章记录、没有一次银行还贷不良记录。

  在处理亲戚朋友的关系中,他们做到以礼相待、以诚相待。丈夫汤春明的堂舅洪岳水,年届八旬、孤苦无依,没有生活来源,又不愿去敬老院,仅靠种点蔬菜维持生计。汤春明夫妇不仅每次回家都要登门探望,而且还积极向社区、政府汇报,帮其申办了“五保户”,老人家现在逢人便说:“我的外甥比儿子还好。”

  孝老助亲:和谐相爱一家人

  尊老、爱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汤春明家庭更是抒写得淋漓尽致。夫妻俩在事业上守望相助、生活中相濡以沫,对待家庭和老人,更是格外用心和孝敬。

  为了让汤春明安心边防,熊群红经常说道:“家里有我,你放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5年11月,熊群红的母亲突发脑梗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在之后的600多个日夜中,丈夫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边陲,熊群红独自顶着生活压力,既要抚育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又要照顾病榻上无法自理的母亲,同时还要兼顾学校教人育人的工作。柔弱的她虽然含辛茹苦,却没有一丝怨言,顽强地撑起了整个家,为战斗在边防一线的丈夫消除了后顾之忧。丈夫家在农村,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但熊群红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坚持每周打一次电话,每月必去探望、陪伴老人,每季度给他们添置新衣和生活必需品,每年带公婆到医院体检身体。邻里都说,这个媳妇比儿子还孝顺,公婆每次都乐得合不拢嘴。

  2011年3月份,汤春明当兵的大弟从云南空军部队交流到江西,一家三口刚到九江人生地疏。汤春明夫妇不仅把大弟一家安顿在家里住,而且还给大弟媳妇、侄子联系好就业和入学。不久,又得知在浙江打工的小弟媳妇怀孕要回农村老家待产,他们考虑到农村条件简陋,父母也年事已高,就将她接到家里来照顾。在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既忙里又忙外,兄弟妯娌三家七口人挤在80多平米的房子里,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却在温馨、温暖的氛围中度过了一段终生难忘、和谐幸福的美好时光。

  如今,大弟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他们的继续关心帮助下,日子顺心顺意。小弟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生意经营得也红红火火。最小的妹妹于2014年考上了卫校,他们也继续资助学费,帮助她走上了学医的道路。现在每逢佳节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回忆起当年守望相助的岁月,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心里都装满了幸福。

  科学教子:言传身教儿初成

  一提及汤春明夫妇,邻居同事无不投以羡慕的目光,不仅因为他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更因为他们培养出了一个从小就学会了独立思考、懂事上进的好儿子。

  记得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丈夫汤春明调到南昌工作,培育孩子的重担一下子又落到了妻子熊群红身上,她既要忙工作又要照管家庭,十分辛苦,很少能抽出时间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时来不及接送,她便把家里的钥匙挂在儿子的脖子上,让孩子自己坐公交车上学。刚开始儿子很不乐意,还要哭闹,但“狠心”的母亲硬是让孩子坚持了下来。如今,儿子不仅习惯了一个人上学放学,还学会了主动帮妈妈做家务。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社会、对家人、对亲友的关爱之举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品性。在孩子的课余时间,汤春明夫妇都会引导他读书、练书法,陪伴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练习乐器。在参加中央电视台“我的一本课外书”决赛中,年仅8岁的汤曜宇面对3名评委的“轮番攻击”,对答如流,滔滔不绝,得到了“博古通今小奇才”的称号。现在汤曜宇自主策划的班级“读书会”、“小作家协会”,也悄然成为同学们最爱参与的课余活动。

  每当别人请教他们培养孩子的心得,他们都会说:“多和孩子交流,比如多和孩子一起看书,分享书中的乐趣,赏识孩子,慢慢地他就会越来越爱看书了”。

  友爱互助:夫妻同心比翼飞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无论是在云南边防还是内地江西,夫妻俩两地分居的日子始终是常态,但他们相知、相爱、相守,爱情没有因为距离变淡,反而更加坚定恒久。

  工作中,汤春明夫妇互学互励、比翼齐飞。多年来,汤春明始终秉承“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工作激情,想方设法把平凡的岗位做得不平凡。2008年1月26日凌晨,汤春明得知九江长江大桥因冰雪雨冻灾害,桥上滞留了数百名司乘人员。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即组织官兵赶过去,一边送上方便面等急需品,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一边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媒体报送第一手信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第一时间予以了报道,滞留车辆和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获得了疏通和救助。

  熊群红作为一名教师,把对丈夫的支持化为自己向上的动力。在工作中,她巾帼不让须眉,与丈夫共同进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爱生如子,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2013年,她考取了江西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2014年,成功申报了省级课题研究。

  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在汤春明心里,正是妻子多年来在背后默默理解和支持,他才能安心扎根警营,全身心投入边防事业报效祖国。

  热心公益:立足岗位献爱心

  汤春明入伍前上山放过羊、下井挖过煤,不同寻常的苦难经历砥砺了他向善向上的品格,妻子熊群红敦厚朴实善良,每当看到比自己困难的人,夫妻俩总会伸出爱心之手。

  汤春明在担任九江边检站业务科长时,在一次走访中得知驻地儿童福利院收养了183名残孤儿童。面对这些自打出生没有了父母的孩子,汤春明夫妇主动当好孤儿们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丈夫调到南昌后,熊群红也会经常带着儿子到驻地福利院,给孩子们带去生活必需品,并陪伴残孤儿童们玩游戏、识图文、唱儿歌等活动,让这些孩子得到了更多的爱。

  2016年2月5日,汤春明得知就读南昌十七中初一年级的43名藏族孩子中有19名要回藏区过年,但是他们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经济条件有限等各种实际困难无法到江西来接,19名孩子都是初次到异地求学,面对需要数次转机、转车的数千公里行程,他们显得格外的无助和迷茫。汤春明主动伸出援手,帮助藏区学生解决回藏团聚事宜,订购机票、沿途接送、办理登机牌、开通绿色通道等每个细节都做了精细安排。校长黎群芳激动地说:“有了边防官兵的上门帮助,藏区孩子们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胡鑫文 陈霓 胡江鹏 张亚超)

责任编辑: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