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工人:“内退”不是人生的终点

发稿时间:2016-05-23 12:58:0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转岗分流暂行办法》出台后,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立刻炸开了锅。

  今年44岁的祁东矿浴池工方士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四分之一的职工都要转岗分流,公司定了六种方式,大家最关心的是选哪一种。”

  相比集团公司出台的“退休退职”“中断劳动关系”“待岗”“内部休假”“其他”等方式,方士强与很多职工反复掂量之后觉得,“内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文件,符合三个条件之一的,即可以办理“内退”手续。其中,很多职工能够符合的条件有二:满45岁的男员工和满35岁的女员工、井下工作年限满25年的男员工。

  “内退”全称“内部退养”。“内退”职工身份上还是企业的人,但不用上班,他们每月可从企业领取1250元的生活费。

  “‘内退’后,稳的感觉,一下子就没了。”方士强说,他这几个月感受到了生活的凛冽。

  不能再指望企业养活了

  每天早晨,方士强都会来到宿州市区一个农民工集散地找活儿。

  站在农民工中间,方士强显得有些沉默,也有些不合群。偶尔有人与他搭讪,询问他的“打工史”,他总是笑而不语。

  方士强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从前是“在矿上上班的”。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也不想越走越差。

  方士强在矿上干了16年,其中15年在井下当采煤工。由于工伤,最近一年,方士强才回到“地面”,被编到后勤部,成了一名浴池工。

  随着集团公司制定的转岗分流方案逐渐传递到矿上,方士强所在部门的浴池工数量被核定为“富余”。一些浴池工面临转岗分流。

  部门领导并没有指定谁分流、谁留用,但由于工资定额的限制,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减少了很多。

  方士强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活出路:上有80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下有两个小孩正在读书,每月还得还1300元的房贷。这些都需要花钱。

  原来煤炭效益好、工资高的时候,方士强的爱人在家中全职做家务。现在,爱人不得不去附近的一家饭店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哪怕一个月只干十来天,也比留在矿上强。”打听到不少“站马路”的农民工一天能挣100多元,方士强也尝试着干了几天。在确定能找到活儿干之后,方士强按照矿上的有关规定办理了“内退”手续。

  现在,如果天气足够“给力”,方士强一个月能出工20天以上,每天收入120元左右。很多时候,他会被叫去给大货车装卸货。“活儿不算累,人还挺自由的,我觉得挺好。”

  “只要肯干事,不偷懒,总能找到一份活儿干。”方士强对记者说,“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不能一味指望企业养活。”

  “内退”,不是人生的终点

  邵淮南办理“内退”手续算早的。

  从1994年进入煤矿工作算起,邵淮南的“煤矿人”职业生涯超过了20年。早在去年8月份,意识到煤炭行业去产能势在必行的邵淮南就开始为自己的“转行”做准备了。

  经朋友介绍,他来到当地一家保险公司当了兼职保险推销员。

  “后来感觉自己越做越顺,索性就放开手脚干。”邵淮南成为矿上最早办理“内退”手续的一批人。现在,他已经成为这家保险公司的业务营销经理,每月收入过万元。

  “或许是受到我的影响,矿上同一个部门的一些朋友也都选择了‘内退’。”邵淮南说。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像邵淮南那样幸运。

  郭社会以前在矿上的小车班当司机,也算是一个“有手艺”的人。“内退”后,郭社会经人介绍,成为一家幼儿园的校车司机。这甚至引起了一些同事的羡慕。但好景不长,这家幼儿园以郭社会年龄偏大不适合当校车司机为由,将他解聘了。

  郭社会现在只能待在家里,等待其他工作机遇。

  与邵淮南和郭社会相比,张厚香“内退”后的工作经历略显平淡。他现在一家银行当保安,工作相对稳定。但由于母亲正患大病急需治疗,张厚香的经济压力仍然很重。不过,张厚香对这一切看得很开。“整个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谁叫我赶上了呢?既然赶上了,就得认。只要愿意干,哪一行没有饭吃?”

  考虑到“内退”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选择,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后来稍稍“放宽”了年龄门槛。

  截至4月底,皖北煤电集团转岗分流的近万名员工中,选择“内退”的职工占比约三分之一。这也是六种转岗分流方式中人数最多的一种。

  结束采访时,前浴池工方士强对记者说:“我今年‘内退’了,可我这辈子不能在44岁上画句号。我还得奔!可是……能奔成啥样,现在还看不大清。”

  (中工网记者 陈华)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