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倔强的“冯篾匠”

发稿时间:2016-05-01 07:50:00 来源: 新华社 中国青年网

  提起“冯篾匠”,在当地大有名气。他便是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冯光俊。

  “竹子就像我人生的伴侣,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冯光俊说。

  冯光俊出生于有着“中国特色竹乡”之称的梁平县,从小在竹林中长大,吃的喝的都离不开竹子。

  “我父亲以前是村里有名的篾匠,当时就靠着用竹编来换钱补贴家用,村里的叔伯也都和竹工艺打着交道,从小看着他们刻竹筒、织竹篮、编竹椅,我逐渐也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

  少年时期的冯光俊对竹刻情有独钟,每每放学他都会缠着伯父们教他。在父辈的指导下,冯光俊在泥巴和萝卜上苦练着旋、刻、插、画、转、削等竹刻的基本功,尽管练出了满手的血泡、刀痕,但每每有了进步,他心里都很满足。

  通过勤奋的苦练,成年后的冯光俊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类竹刻的手法,从他手中出来的竹雕已经像模像样了,他也下决心要继承父业将渝东北竹木工艺发扬光大。为了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水平,在闲暇之余,他还阅读了大量哲学、文学和美学书籍。周末时经常独自跑到自己当时工作的厂子附近的竹林去找些原料回来做成各种工艺品送给同事。

  2001年,工厂改制,冯光俊认为做回自己“老本行”的时机到了。他不顾家人反对,主动申请下岗,回乡创办了一个竹木工艺的小作坊,准备好好干出一份事业。

  “刚开始创业很困难,人们生活中塑料用具已成为主流,竹木制品市场很小,当时为了省钱跑销路,经常走上二三十里路。”冯光俊回忆说。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他开始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心爱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万州的一家超市打来电话说超市代销的他的竹雕产品生虫了,顾客要求退货。尽管这是一大笔订单,但当冯光俊确认属于自己产品的质量问题后,还是决定对问题产品一律原价退款。小小的虫眼几乎让老冯亏光了过去一整年攒下的老本。

  然而,对竹子的热爱和倔强的性格让冯光俊决定举债再干。他先后找亲戚朋友们筹措了些资金,重新弄了批原材料,准备从头干起。当时行业内很多生产商都选择用化学药品处理虫害,简单又省事。但冯光俊坚持认为,自己生产的竹木制品既是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又是百姓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绝不能含任何有害物质,这是他对顾客的承诺,也是作为一名“竹木匠人”对传统手工艺必须坚守的底线。

  为了解决虫蛀的问题,冯光俊回村去找老师傅请教,自己也查找资料、苦心钻研,没事就拿着生虫的竹雕反复琢磨。一位和老冯一起打拼多年的老搭档老吴谈到:“虫蛀问题很棘手,倔强的老冯又不愿意放弃,为这事他老婆甚至都跟他吵了几次,我也劝他另想办法,但他坚持要钻研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多次实验和尝试,冯光俊靠传统的蒸煮、火烤等方法再加上自己研制的涂层小偏方,最终解决了虫洞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以传统手法和天然手工艺所制的环保竹木产品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市里的一家玩具厂很快找老冯订了一大批竹编儿童玩具,一下就卖了上万件,省外的一些商家也找上门来,天津一大型食品厂还和冯光俊签订了长期合同。“老冯在公司里常因提高品质增加成本而和我争,这哪是做生意,我想他内心一直就是那个‘冯篾匠’。”老吴说。

  如今,老冯的小作坊已经变成了有上百名员工的竹木工艺品公司,年销售接近千万元。成为老板的冯光俊偶尔还是会去摆弄摆弄那些竹子,并教儿女们竹雕竹编手艺,他想让这门传统手工艺一代代传承下去。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从小就生长在这片竹林中,竹子节节向上,它单纯而执著的品质也就是我们民族传统匠人的一种精神吧。”

  新华社记者刘恩黎、陈舒

责任编辑:孙婴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